清明节,添坟取土要记住:三人不去,四土不用

2025年03月25日13:30:36 育儿 3910

从古至今,人们都注重殡葬文化,也讲究礼仪。

《墨子》中说:“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

按照一贯的做法,落葬之后,我们还要每年清明节,进行扫墓,寄托哀思。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哀伤的尺度,在坟墓的修整上,也要讲究,别胡来,破坏了祭祀的规矩。

按照古人的说法,我们再与时俱进,就要做到:三人不去,四土不用。

清明节,添坟取土要记住:三人不去,四土不用 - 天天要闻

01

三人不去,保平安。

很多人以为,扫墓就是要子孙都到一起,热闹一些。

其实扫墓是一件体力活,尤其是在农村,泥土垒的坟墓,需要除草,填土,清理排水沟,往往一座坟墓,耗费半天功夫。

也有一些墓地,和家的距离很远,就是走到墓地,都累得够呛。

从安全的角度看,有三种人不适合去坟地,非要去,也不要参与劳动。

孕妇不去,保护下一代。

身怀六甲的女人,往往是比较虚弱的,或者走几步都担心动了胎气,甚至流产。

这时候,女人去扫墓,还带上了身体中的孩子。也多少有一些忌讳。

还是不去墓地为好,避免运动过量,也防止哀思,导致身体扛不住。

等孩子出生了,会打酱油了,再去墓地,也不迟。到时候,老祖宗在天之灵,也会理解。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去,避免操劳过度。

古人说:“七十不上坟。”

过了七十岁,人也老了,走路都可能气喘吁吁。因此去扫墓,就不太适合。

并且,一些老人,也是过世人的老伴,这到了墓地,指不定就忍不住哭泣,思念到极致。

清明节,有老人晕倒,痛哭不停,这把气氛变得很不友好。也让子女都很担忧。

万一老人扫墓,导致住院,这就得不偿失了。

还是把老人安排到家里,能够在家上一炷香,也就足够好了。人啊,还是回归现实,别不服老。

病痛严重的人不去,养护病情要紧。

我的祖父过世后,我的小叔叔,也大病一场。

本来,小叔叔就是一个腿有残疾的人。

他非要去扫墓,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大家都怕他摔倒。

扫墓之后,小叔叔往回走,一不留神就滑了一下,引起骨折。前前后后,花了一万多。

大家都责怪小叔叔,没事找事。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也是一辈子需要保护的东西。因此在不健康的时候,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听医生的安排。

对于病痛很严重的人,清明节和他的关系不大。

逝者已经远去了,活着的人近在眼前,才是最要保护的人。

我们相信,扫墓的时候,少了一两个人,是可以被理解的。

清明节,添坟取土要记住:三人不去,四土不用 - 天天要闻

02

四土不用,守规矩。

扫墓的时候,需要添一把新土。一方面是把坟墓上的空洞掩盖,一方面是盖住野草,保持坟墓的干净整齐,一方面寓意什么都是新的开始。

可是,这添土有规矩,取土也不能乱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也降低做人的素质。

别人私地上的土,不要挖取。

你不能去别人的地盘上,随便挖土。比方说,别人的院子里,寸土都不能动;别人承包的地。

一些人为了做什么,收集了一些土,堆放起来。你就千万不要动,这肯定会引发矛盾,甚至要赔偿。

菜地稻田里的土,不要挖取。

保护耕地,人人有责。如果一大批人,到某一块地去取土,这地大概率要废掉。

耕地上的土,多半是很肥沃的,是多年经营的结果。你取土之后,就意味着耕地要重新去经营,才能够变肥沃。这不符合保护的原则。

坟头上原有的土,不要挖取。

有的人,扫墓的时候,随意把坟墓挖开,把上面的野草、树兜都清理干净。

这一旦挖开了,就麻烦了。毕竟,坟墓是有朝向的,讲究风俗地理。

把坟的朝向改变了,大家都不会心安,甚至要重新请地方的师傅,进行修正,举行必要的祭祀活动。

最可怕的是,家里有人讲迷信,把家境不好,和坟地不好联系起来。你随意动了坟墓,你就是“罪魁祸首”,也真是有理说不清,家人也会吵起来。

混有邋遢物的土,不要挖取。

土,有很多的颜色:黄土,红土,黑土等。

有很多的类型:沙土,泥浆土,稀土等。

土里也可能有杂物,如粪便,薄膜袋等。

把很邋遢的土,放到坟头上,这是很忌讳的。你自己都觉得不安宁。也体现晚辈对长辈,大不敬。

做人要干干净净,就是入土了,也是如此。

取土尽量是荒郊野外的土,并且土的颜色和坟墓差不多,不要显得很另类。

万一周围没有土,我们可以到山里去找土,然后挑到坟地。虽然辛苦了一些,但是诚心也体现了,也很吉利。

清明节,添坟取土要记住:三人不去,四土不用 - 天天要闻

03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祭祀是家庭里的大事,做得好不好,就看细节到位了吗。

每年去扫墓,我们都希望日子是新的,都期待美好的生活。因此取土,添土,要特别注意,别任性妄为,别招惹口角,别引发身体的不适。

让祖先入土为安,关键是子孙活得顺顺利利。

清明节,对祖先表达敬意,一把土都融入了感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 天天要闻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小易(化名)妈妈怎么也没想通:女儿只是跳了200个绳,做了30个仰卧起坐,后果竟如此严重。11岁的小易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打卡。几天前,在即将完成“每日任务”时,小易突然感觉小腹一阵阵剧痛,得知情况的母亲起初并没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 天天要闻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经常容易根据成人思维推断,给幼儿的行为简单粗暴地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哭闹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恋妈妈是软弱……殊不知幼儿有独特的大脑发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惊涛骇浪。这一阶段面对的人生挑战远比成人以为的多...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 天天要闻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有关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典型案例,涉及恶意制作“沙雕动画”短视频、传播未成年人软色情、打造“网红儿童”等共七大类。一起来看详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想要养育一个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频繁地说出一些特定的话语,为孩子的心灵注入力量,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坚定自信、从容不迫。“我相信
免费三天! - 天天要闻

免费三天!

清明时节踏青出游扫墓祭奠自驾出游等出行活动增多为预防和减少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请大家收下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时间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气情况 -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气象预报信息,注意行车安全。- 高速通行情况 -清明节期间4月4日0时-4月6日2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