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过后,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就是“绝情”

2025年03月25日08:50:25 育儿 1190

老一辈的人反复教导我们,对兄弟姐妹要热情一些,遇到困难要鼎力相助。

我们也觉得,外人靠不住,亲人应该可以靠得住,就算有矛盾,也不会伤筋动骨,血脉情是有的。

哲学家庄子,却说了不同的观点: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好的关系,是平淡的,冷热适度,没有争执,交集都比较少。

当你到了中年,再去看兄弟姐妹的关系,就会认同庄子这句话了。

中年过后,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就是“绝情” - 天天要闻

01

多情,会彼此伤害。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鲁侯见了,非常喜欢,就把鸟抓住,用美酒,猪肉等,进行招待;还请人凑乐,提升食欲。

可是海鸟,丝毫都不领情,什么都不吃,过几天就饿死了。

人们感慨:“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用养人的方式,去养海鸟,这天方夜谭,也不会被领情,彼此都闹心。

很多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弟弟想要去打工,预期的目标是月薪五千。但是哥哥却让弟弟去学技能,图个长久。

弟弟拿着哥哥的钱,学了技能。却发现自己只能找到月薪三千的工作。

于是乎,弟弟开始骂哥哥:“太缺德了。”

用哥哥的认知,去安排弟弟的未来,这就是“鲁侯养鸟”。

兄弟姐妹交往,你的一片热情,往往是“驴肝肺”。其根本就是因为你多情,而对方却根本不需要。

多情带来的恶果,还远远不止以上说的这样,还有很多。

你把某个兄弟姐妹的事情,大包大揽。他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时间长了,你滋养了对方的惰性,他以后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一你哪天不给他好处,他生存的能力都没有。

你对兄弟姐妹太好,枕边人是会有意见的。毕竟你的钱,有一部分是爱人赚的,你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你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养起来,你会发现自己的钱太少。你开销越来越大,那么你的小家庭,都没有办法过日子了。你不是活神仙,养不了那么多人。

你总是顾及兄弟姐妹的感情,万一对方伤害了你,还不舍得放手。你每次想起这些结局,就很伤心。一不留神,就陷入了“情深不寿”的恶果。

你独自把老父母供养起来,本意是让兄弟姐妹多一些时间去奋斗。久而久之,大家一致认为,就是你应该养父母。也有人认为“你是看中了父母的遗产,要独吞”。

你对兄弟姐妹的爱人太好,这就引发内耗了。比方说,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里的大臣吕巽,和弟弟吕安的妻子徐氏走得太近,还产生了绯闻,这家丑真的丢人。兄弟因此翻脸。

你常常去兄弟姐妹家做客,一住就是三四天。这就难免,客留三天讨嫌,鱼放三天发臭。

感情多了,就变成了一条条无形的枷锁,把家人都困在其中。大家互相牵制,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年过后,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就是“绝情” - 天天要闻

02

绝情,才各自安好。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两条鱼,生活在一个池塘里。

忽然,池塘干涸了。两条鱼难舍难分,互相吐泡沫,保持对方身体湿润,延续生命。

池塘进一步干涸,鱼终于熬不住,跳出池塘,各自去不同的溪流。

鱼到了溪流里,感慨地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是的,溪流里的生活,让人觉得很幸福。池塘里的感情很好,但是生活却很糟糕。

庄子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做人做事要顺应自己的本性,要干什么,就勇敢地干,而不是被周围的人牵绊。

真正聪明的人,到了中年,就会和父母分家,和兄弟姐妹都分开住。这就顺应了“树大分丫,家大分开”的自然规律。

《醒世恒言》中有一个故事:哥哥过迁,从小被父母溺爱,长大后,吃喝嫖赌。

过迁把家里的银子都败光了,被老父亲赶出去家门。

妹妹淑女,嫁给了读书人张孝基。因为哥哥过迁长期离家,淑女就和丈夫一起,在娘家住,一来是管好家业,二是管好老父母的日常生活。

接着,父母都过世,过迁流落到外地,如乞丐一般。

有一天,张孝基偶尔遇到过迁,痛斥了一番,然后安排其去种地。

过迁经过劳动改造,开始觉醒。

张孝基就把家业给过迁,然后回自家生活去了。

人们赞叹:“死而生之,贫而富之,小人而君子之。呜呼孝基,真可为百世之师!”

张孝基对过迁的行为,如小人一般,却拯救了过迁。这大概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吧。

把人情味收起来,逼着兄弟姐妹去吃苦,去体验生活,去独自成长。虽然对方有怨恨,但终究会明白,这是一场救赎。

很多人,不会满口答应兄弟姐妹的事情,而是拒绝。看起来薄情,其实是保护了自己,也让对方不得不靠自己。

起码,兄弟姐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刺猬法则里说的,距离太近,会彼此扎伤,远一点,就彼此遥望,稍微关照。

一家人,也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概论之。

中年过后,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就是“绝情” - 天天要闻

03

农村有句土话:“一码归一码。”

人到中年,兄弟姐妹不再是一家人,而是几个小家庭的组合。

千万不要家庭之间,交集太深,导致彼此牵绊。

有时候,不打扰,也是一种幸福。

有时候,不帮忙,也是一种教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双春闰年扫墓禁忌是真讲究还是老黄历?2025清明祭扫全解析 - 天天要闻

双春闰年扫墓禁忌是真讲究还是老黄历?2025清明祭扫全解析

“双春闰年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民间俗语,让不少朋友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清明节扫墓产生了顾虑。双春闰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节,咱们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扫墓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 天天要闻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小易(化名)妈妈怎么也没想通:女儿只是跳了200个绳,做了30个仰卧起坐,后果竟如此严重。11岁的小易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打卡。几天前,在即将完成“每日任务”时,小易突然感觉小腹一阵阵剧痛,得知情况的母亲起初并没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 天天要闻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经常容易根据成人思维推断,给幼儿的行为简单粗暴地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哭闹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恋妈妈是软弱……殊不知幼儿有独特的大脑发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惊涛骇浪。这一阶段面对的人生挑战远比成人以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