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2023年08月11日21:40:05 育儿 1693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发热抽搐?

很多家长经常问为什么孩子生病时容易出现高热、惊风、抽搐等症状?其实这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

明代医家万全曾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即“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高度概括了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病理特点。这里所说的“肝常有余”,并非一般虚实而言,而是小儿生理机能充盛的表现,万全认为:“肝属木,旺于春,春得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意思是说小儿脏腑虽然娇嫩,形气未充,但肝秉少阳生发之气,如草木初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虽然这种“肝常有余”是脏腑生理功能的自然属性,但中医有云“气有余便是火”,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所以感邪后,容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引发惊风、抽搐、昏迷等病症。

调护要点

由于小儿这种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所以要注意以下调护要点:

1.饮食方面,饮食结构易平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多食粗纤维食物。

2.心理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情绪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不过度批评孩子,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在小儿生病时,应注重调护肝气,慎用大苦大寒等攻伐之品。

小儿推拿

除了上述的日常保健之外,还可以采用推拿的方法帮助调理,推荐的穴位如下: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用食、中二指从指根往指端方向直推。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搓摩胁肋

【定位】:从腋下两胁至天枢穴水平处。

【操作】:让孩子站立或者取坐位,操作者站于孩子身后,将两掌置于孩子腋下,稍用力夹住孩子躯干,由上向下快速搓摩。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太冲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方凹陷处(趾缝间上1.5寸)

【操作】:用拇指逆时针按揉。

参考文献:

孙德仁,夏慧萍.“肝常有余”理论在少儿推拿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9,35(35):168-172.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小儿调养|小儿生病为什么容易出现惊风抽搐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