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在妈妈的鼓励下成功的做好了西红柿鸡蛋面。贝贝对自己的厨艺也信心倍增,他觉得以后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即使妈妈回来晚了也没有关系。
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鼓励和奖励是不同的。鼓励是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从内心给孩子更多的力量,支撑孩子不断的前行。奖励是家长为了得到一种结果而给孩子物质上的激励,比如当孩子考试考得好,就奖励他多少零花钱。这种形式的奖励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很新颖,但时间久了以后,孩子就会把兴趣专注在如何得到奖金上,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那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呢?其实鼓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表现的机会,发掘孩子更大的潜力,让孩子变得更有自信。
首先,当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明确的指出孩子的某一种行为做的好,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就是正确的。那么孩子就会记住这种行为,以后就会经常做这件事。
其次,在孩子感到犹豫或者是迟疑的时候,给予他鼓励。这时的鼓励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支持,因为孩子毕竟年幼,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能力,胆小的孩子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退缩。这时父母可以先给孩子做示范,在做示范的时候告诉孩子一些技巧,并对孩子说:“你只要记住这些小技巧,这件事对你来说并不难以,你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有了这样的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就能勇敢的往前迈出一步了。
最后,就是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鼓励。孩子做一件事失败的时候,他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自卑。有了父母的鼓励,孩子就能从失败中获取一些经验,只是从失败中激发更多的能量。但是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不能总是从客观事物上找原因。而应该和孩子面对失败,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孩子找到更多可以成功的办法,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挫折,不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