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花
1、
养娃7年,面对小神兽,常常爆炸,时而治愈。我越发觉得,教育娃这件事,越是苦大仇深,越是没有效果,越是嘶声力竭,越是迎来叛逆对抗。
好的教育方式,是用脑而不是使蛮力。
想起最近的一件小事,女儿喜欢骑着滑板车在家里的各个房间穿梭。一次,我在书房正忙着,肚子饿得咕咕叫,喊女儿帮我拿面包,她却说“我才不干”。
老母亲好心酸,忽然灵机一动,对她说:“请问,你是快递员吗?我买了一个快递,你可以帮我拿来吗?”
一听“送快递”她就来劲了,忙问“什么快递”,我说“买了面包”。于是,她骑着滑板车呼啸而去,一分钟内就把面包送到我面前。
这就是游戏化的引导方式,让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做事。
游戏化育儿,是对父母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首先,挖空脑袋想出一个游戏,非常考验父母的脑力,尤其是平常做事一本正经偏严肃的父母,不太擅长做这些事,能频频想出游戏玩法的父母,基本可以断定他本身就是一个幽默、好玩、充满好奇心的人。
其次,陪孩子玩游戏就不用说了是一件体力活,懂得都懂。
此外,我的感受是,不管是想游戏还是陪孩子玩游戏,对父母情绪、能量的要求很高。一般在我情绪较低落,情绪电量不足时,我是没办法兴致勃勃陪孩子玩的。
总体而言,游戏化育儿是个好办法,只是费神费脑费力气,也是事实。
2、
没电量陪孩子玩游戏时咋整?这不,还有绘本。
我家女儿今年上一年级了,应该读一些少儿读物了,但我现阶段陪她读得最多的还是绘本。
这里有我作为老母亲的一种补偿心理,此前幼儿园时期孩子住在爷爷奶奶家,每到周末我才回去一次,所以内心觉得陪伴不够,绘本读得自然也不够多,所以就继续补课。
事实证明,孩子真的很喜欢读绘本,尤其是我讲得绘声绘色时,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读上半小时就是一瞬间的事。
我认为,一个孩子不可能凭空喜欢上阅读,而从绘本开始是个好办法。绘本的颜色绚丽,故事有趣,脑洞奇特,从读图、读短故事,接着再慢慢过渡到读字,读长故事,读少儿读物,这是一条行得通的路。
绘本里有童真,有乐趣,有脑洞,当然,最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一定是有的。
我最近给孩子入的是《西西家族成长日记》,这是一套“保护自己”主题的绘本,一套四本,分别为:
《交通安全小标兵》,讲述交通安全。
《厨房历险记》,讲述居家安全。
《抓小狗的怪兽》,讲的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隔壁家的“巨无霸”》,讲的是面对霸凌,学会说不。
适合3-6岁,我家一年级7周岁也适合,可以带孩子读,识字多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读。
主题算是老生常态,难得的是这套绘本很有自己的特色:
1、主角形象鲜明:以西西家族7只小狗为主角,外加一只小猫。翻开绘本的第一页就可以看到这些成员介绍,每一本绘本重点围绕其中几个展开。
比如,《厨房历险记》讲的是五妹绵绵西的故事,她的性格特点是善良爱哭,爱耍赖爱撒娇,这一本的话题是“厨房安全”,讲的是绵绵西对厨房充满了好奇,趁家人不在,偷偷溜进厨房煮饭,结果遭遇被辣椒辣到,锅里冒黑烟,打翻油瓶,滑倒在地等危险事件。
故事最后,家人们回来帮忙,兄弟姐妹一边帮忙收拾厨房,一边引出厨房安全的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动物形象不是虚构的,大多来自于真实的动物形象。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主编其实是明星孙俪,她除了演戏,还坚持亲子阅读,早在2020年,她就主编过一套绘本《陪你长大》。
她主编的这套《西西家族成长日记》,取材于他们家领养的流浪动物,多只狗和一只猫。孙俪将这些动物拟人化后,还融入了她的孩子等等、妹妹,以及她本人和邓超的一些性格元素,最终编成了这套有趣生动的绘本。
2、画面好看,动物形象可爱,绘本色调柔和。
我带女儿读国外的绘本时,她常常吐槽,“妈妈,这个人怎么这么丑?”确实,国外的有些绘本的人物或主角形象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这套绘本的动物形象就很可爱,温温柔柔,胖嘟嘟的可爱感。
而且主色调是绿色系,对眼睛很友好。绘本整体的色调也偏柔和,近似马卡龙色系的,很好看。
3、故事跌宕起伏,在曲折的故事中完成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好绘本一定是好故事。这套绘本的每一本都有一个好故事。
其中《抓小狗的怪兽》讲述的是三妹西西布很好学,对外面的危险全然不止,二哥闹闹西说 “外面有怪兽专门抓小狗卖到黑市去”,西西布不太相信,抱着一本小百科去探究。
就在它研究的路上,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被抓走的历程。所幸,故事最后,西西布得救了。
我给女儿讲这个故事时,她经历了开始的轻松,到中间的紧张,到西西布被救的那一刻,我感受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我给她讲完一遍后,她吵着还想听第二遍。自己一个人时,也会去翻看,去感受西西布遭遇危险的紧张。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说对孩子的教育,不靠嘶声力竭,苦口婆心也未必能拿到好效果,而在绘本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对于我这样的懒妈妈来说,读绘本是解放脑力的,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游戏,也不需要又蹦又跳跟孩子玩,讲故事的这点力气咱还是有的。
最关键的是,读绘本真的非常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给孩子读绘本,就是带着孩子一起去经历这些曲折的故事,一起满怀大笑,一起从紧张到放松,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感情。
育儿博主年糕妈妈也说起过,她创业很忙,陪孩子时间有限,常常靠讲绘本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她的做法是拿出一些绘本,独属于她与孩子两人,在这种“私密”“独有”的过程中,建立起与孩子的亲密和互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家孩子一年级了,我不急着马上给她读很多少儿读物,现在还是会读大量的绘本。
因为书可以读一辈子,但读绘本的时光,也就那么几年,当然要抓住,让这份独属于父母与孩子的阅读时光,走得慢一些,让亲子关系稳固一些,再稳固一些。
以我之见,陪孩子读绘本,既是教育孩子,也是亲子陪伴,大人也常常能读出一种疗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