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漫谈3」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任老师

2022年11月01日19:39:19 育儿 1403

「亲子教育漫谈3」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任老师 - 天天要闻

生活中,我常常见识到这样奇怪的现象:

有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把汽车随意停放在校门口,根本不顾造成交通拥堵;有家长牵着孩子过斑马线,旁若无人地闯红灯……就是他们,谆谆教导自己的孩子要有规则意识。

有人在酒桌上口没遮拦喷这喷那,然后转头叮嘱身边的孩子:你出去不要乱说哈。

有人一边在桌子上打麻将,一边高声斥责孩子:快去做作业。

有人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已经混成单位的赖皮,却在对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

「亲子教育漫谈3」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任老师 - 天天要闻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孕育孩子生命,还承担着哺育他成长,养育他成人,教育他成才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人类的遗传密码,是生物进化论,是天性使然。


无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职位无需上岗证,无需考核,无需年检,与学历、金钱、地位关系不大。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但是,做好第一任老师,却需要智慧。爱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成长的智慧。


我们在成为父母之前,除了接受自己父母的教育,也已经接受过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还接受过高中教育,现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也不小。走上社会后,我们还接受了社会教育,职业教育


但是,一旦为人父母,所有的人还需要从头学习一门“教育孩子”的全新课程。它包含从爱情到肉体,从怀孕到分娩,从遗传学营养学,从胎教到新生儿保育等宏大课程体系的学习和实践。我书柜里至今还存放着几大本“育儿大全”之类的书。看到这些书,便想起当年初为人父时刻苦钻研,以致照本宣科的笑话。


怎样才能做好第一任老师呢?我的答案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断向孩子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最后一任老师。


初生婴儿躺在摇篮里,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闪着金子般的光芒。我凝视着孩子,反省自己已然锈迹斑斑的灵魂。如果我不向孩子学习纯洁,我有什么资格以腌臜去教育明净?


童年时代,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我已经在社会中学会精于算计,善于虚应,如果我不向孩子学习简单与快乐,我有什么资格用阴暗去教育明媚?


少年时代,孩子积极阳光,努力上进,而我已经满身疲乏,安于现状,如果我不向孩子学习奋发,我有什么资格以懒散去教育勤勉?


不用担心孩子永远生活在童话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比起来,凭什么非得让孩子认清现实,而不是我们回归童话?


孩子长大了,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东西更多。比如他所具备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比如他的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比如他的抗压,比如他的坚持,比如应对复杂局面等能力。


即便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处理上,孩子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举我孩子的例子:孩子远在他乡,且与他老子已数年未见面,却常常打电话清候我:“这周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没有?”孝顺我当然懂,但孩子的唠叨简直如老师的教诲一样亲切。这样的孩子,你哪里会担心其有家不归?


比如当我在网上挂文章时,想到他常常要发表读后感,便油然而生学生交作业的感觉。因为他会告诫我:写作怡情,不要虚假,不要违背常识,不要低俗,不要胡说八道,不要为老不尊。


至于涉及家国情怀的大是大非上,我也选择相信年轻人的判断力和定力。比如我孩子在读大学时,有一年参加一个国际性质的支教活动,与日本、印度、美国等学生组成支教团赴菲国支教。刚到学校时,校长对国际学生一视同仁,安排宿舍,陪同参观,布置任务……但在当晚举行的欢迎会上,在自我介绍环节,当他介绍来自中国时,刚刚还笑脸相迎的校长立马换了冷面,而且会后把他的寝室从美国大学生那里调出来。


那晚,他在电话里向我报告这一严重不公事件,称是遇到了奇耻大辱。他激动地说,你可以羞辱我个人,但你不能轻蔑我的祖国。

听罢这句话,作为他的父亲,已可宽心:我不会培养一个白眼狼。

显然,在如此重大的关节面前,以我的经历已经无法给予他具体的指导。最后,孩子选择了不卑不亢迎接挑战,把支教工作做到最好……十几天支教工作结束后,偏见而高傲的校长终于真诚地向他道歉。

爸爸,这是向中国人道歉。他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我。

对的,孩子,你用实际行动,擦亮了“中国人”三个字的本色。

……


如果我们不俯下身来,建立起与孩子同等的对话平台,我们有什么资格以权威去教育民主?

当我们以“向孩子学习”的姿态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自己也会逐渐变得温润,大气,有内涵。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和孩子的角色已经互换,孩子已然成为我们的老师,而我们也乐于当个听话的好学生。


作为孩子的最后一任学生,你会从孩子那里拿到合格父母的毕业证吗?

「亲子教育漫谈3」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任老师 - 天天要闻

(图片来自头条推荐图库)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后续:家长质疑当地检测造假,故意隐瞒真相 - 天天要闻

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后续:家长质疑当地检测造假,故意隐瞒真相

最近,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出现了一件学生集体铅中毒事件。根据家长描述,他们认定这一次中毒的原因,就在幼儿园给孩子吃的饭当中。里面可能有违规的添加剂,这才导致了铅中毒。而里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4-5岁的幼童。事情发生之后,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已经被
普通家庭的父母,做到少管孩子,就已经赢了 - 天天要闻

普通家庭的父母,做到少管孩子,就已经赢了

其实,父母能承认自己不行,这是真正的有智慧。如果父母知道自己这辈子生活的很普通,收入不高,文化一般,各方面的知识、见识也很平常,甚至挺差,就别硬撑着。既然清楚自己水平有限,就别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什么都要指导、什么都要控制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