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慨:
不辅 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 导作业,鸡飞狗跳,眼见血压升高,气到头疼,都不是传说。辅 导一个孩子已是难题,更可况还要辅 导两个,哥哥三年级,妹妹二年级,每天晚上辅 导作业,家长感觉是在渡劫。
紧接着就是妈妈 的河东狮吼,简直不能再大。发完火气,看着战战兢兢的兄妹两个,妈妈又意识到没有抑 制住自己的脾气,心中不免有几分的懊悔:自己怎么就没控制住呢?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实为常见,但妈妈们为什么就抑 制不住自己的火气呢?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这本由日本作家加藤谛三著、杨本明和汤尔昊译的《情绪钝感力》中告诉我们那些容易“炸毛”的家长,其实不过都是受到原生家庭情绪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孩子,只有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家庭就像是复印机,家长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的某些行为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比如,父母的吼叫与责骂,都会让孩子不寒而栗。然后在自己的生涯中就想着怎么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同样的生活中。
但遗憾的是,这种恐惧不会消失,这种情感记忆还会影响着自己,甚至自己会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
但如何才能真 正做到改变呢?加藤谛三给出了答案,让你真 正掌握钝感力的方法,也就是让你在这种事情发生时,如何让你保持身心健康。
1.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神经专家瑟夫·勒杜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学习恐惧的机制。尽管每个家庭环境大不相同,但辅 导作业、教养育儿确是所有家庭的共性。为了不将这些不 良习惯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学会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想跟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己选择深呼吸,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缓 解。当然也可以调节自己做事的方法,两个孩子闹矛盾,可以让他们自己试着沟通解决,除非孩子需要你进行调节。
2. 做成熟的父母,对孩子不要太苛刻
加藤谛三说:如果父母是自恋者型,而孩子天性善良,会容易被父母裹挟,被 迫扮演“补足型自恋者”的角色。而在这种角色中,孩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基本都是父母的不成熟造成的。
这就要求父母要成熟,同时对孩子不要要求太多,有时候只是方法不对,换个老师、换个方法,或许就会好很多。也许只是属于孩子的花期还没有到,只需静静等待。
当然《情绪钝感力》这本书中从情绪的加减乘除四个角度来讲述情绪管理,如果你也有情绪上的难题需要解决,不妨来看看吧。#头条创作挑战赛##沐希读书会##情绪@沐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