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一段话,把欺负孩子的学生挑明,有没有用武力威胁。引来网友的一阵羡慕,这高情商的父亲,太绝了!
相比之下的自己,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孩子之间,长辈之间,同行之间,只要涉及关于自身的正面冲突时,自己的脑筋像短路了一样,所有的反应都留在了事后的一天!
暑假期间,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校外接触多了起来,有时玩到夜间八九点,打球,追赶,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小摩擦出现,打闹中不甚抓破对方的胳膊,对方将自己的车子撞到,追赶时不小心摔一下……
当我面对这些时,我不知道如何处理,特别是对方是不说理的情况,我要么不管,让他自己解决,要么事后让孩子远离对方!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一个误入里,我的身体本能不会对此类事情做出反应。
如同《无声的语言》里面的一段描述:隐形情绪反应的余地远远少于人们的预期。重要的是偏离规范的情绪性反应的习得过程是通过隐形的途径,是有局限的,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还有其他反应方式。
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谦让,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忍耐,是承受,是当接受批评时默默地反思自己,于是我忘记了除了思考以外的反应。
有时我很羡慕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的父母,羡慕自身很强大的父母为孩子能够撑起一片天,羡慕爱交朋友的父母,没曾想,其实我的羡慕也是止步于想象。
而我在这种隐形情感因素的塑造下,似乎越来越接近我的模仿对象———自己的父母,而我又成为了自己孩子的模仿对象,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我在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自己的困惑!
我们对父母,对子女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越想摆脱,却越来越相似,庆幸的是,父母给了我们更多新的认识的机会,而我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进步着,磨合着!如同刘小东的画作《脆弱小绳》。
画中父辈与子辈之间生命的延续在那根从画面上方垂下的纤细红绳中加以暗示,像是分布于身体各处的血管,寓意出一种天然的、不可阻隔的血脉传承。
这传承有优势也有劣势,有刻意为之,也有隐形的影响,它不会消失,而是在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也许不必过多担忧这中间隐匿的不足,将它接纳,而不是胆怯它的扩大发酵,接纳之后去化解和切除,就像面对疾病一样,中医的内外调理加上必要的手术辅助。
- 让自己的内心不要过多的担忧焦虑!小的摩擦比较常见,家长的担忧会增加孩子的紧张感!
2.了解事情双方或多方的原因,有时候总认为对方的过错,可能自己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奖罚分明!
3.树立父母自己的威信,你的态度同样会给孩子以及他的同学朋友以直观感受,如果父母就是胆小怯懦的人,那自己的孩子也会容易受到别人的另眼相待!
4.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同时父母自己也要多走出一部,成为孩子无形的榜样!
5.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处事风格,让自己幽默自信一些,给孩子正面显形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