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的孩子,是一生的关键。脑子里有很多道法术器想告诉你们,先针对我们常犯的错误,捡重要的说说吧。
7、8岁的孩子,大脑的敏感期
7岁左右,儿童大脑神经突触数量达到顶峰,8岁时开始修剪。修剪就像修路,是建立思路连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突触会减少,但思路会提速,经验强化形成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强。
这个过程最要注意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由于大脑负责压力和学习的是一个区域,压力太大,情绪不好,学习能力就会消退,打压肯定能让孩子变笨。
大脑是能量消耗大户,多补充脂肪酸、氨基酸。少吃甜食,孩子专注力不好,其实是大脑稳定性不好,而大脑稳定性取决于血糖浓度是否稳定。
好习惯的养成
大脑发育过程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负责控制的部分额叶是最后成熟的。家长老师常常担心孩子养成坏习惯,习惯的养成由“动机+能力+环境提示”构成,孩子主要需要提高对事情的掌控力,家长能做的其实是两件事:一是构造友善的环境提示;二是帮助他把有点难度的事情分解简化。比如复杂的字,变成偏旁一个个写就容易上手了。维持这三个因素,时间就是助手,么有这三点,时间就是阻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否改掉坏习惯,主要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他觉得自己不错,他就会朝朝优秀的方向努力,但如果他觉得自己是坏孩子,那他就很可能破罐子破摔了。这里,家长真诚客观且积极评价就非常具有影响力,假大空地夸很容易起反作用。
情感和意识
7、8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这是人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这是认知自我,了解自我的重要时机,也是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时机。
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把想象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作比较,这就会使现实中的自我被打击。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全面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人与人之间合作与互相帮助的关系。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到互助的过程。
孩子的自我意识必然导致自我中心。很多人活到老都认为独立是自私的,和责任是对立的。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过程。自我中心是独立的开始,也是责任心的萌芽。一方面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方面,利用他的表现欲为集体做贡献。让小我成就大我,并成为大我。
只有不够独立的人,才会觉得别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要别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幸福负责。
基本需求必须满足,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如果说三岁孩子最大的需求是安全感,7岁孩子最需要的是掌控感,或者叫价值感。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会用一生去追求,而且,多数人求而不得,这些未处理的事情就会潜入潜意识,形成和强化他的信念,并指挥他的人生。
对价值感的追求分两种,一种是向外求,外部世界是不可能填满内心的空虚的,他们看世界就是分裂的,悲观的甚至有敌意的。一种是向内求,家长要引导找到影响事情发展的主观因素,这能让我们的努力具有可控性。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选择看到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换个方式看,看到客观世界积极的一面,并利用它成就自己。这样的孩子,勇于承担也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一生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