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2022年09月29日23:09:32 育儿 1332

#用爱对抗遗忘#、#婚恋手册#发布微头条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百姓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痴呆,又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是我国的第5大死亡原因。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高达5.7%,患者接近1000万左右,居世界之首。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确定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是怎样的病呢?

它是一种起病很缓慢的、进行性发展的脑部退行性疾病,是最多见的痴呆形式,占所有痴呆症中的80%以上。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后天获得性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计算能力等)恶化,损害日常生活能力,导致不能独立地生活、学习、工作。其中记忆力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最主要的认知能力损害表现。故特被形象地称为,在脑后里有一块橡皮擦,逐渐擦除记忆。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我不认识你了,但我依然爱你”

电影《妈妈》讲述了年迈的85岁母亲独自照顾65岁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的故事。电影里女儿,向大家演绎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会出现怎样的症状和困局: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行为能力衰退、精神状态反复无常,随之而来的还有多动、妄想、幻觉、抑郁、焦躁、易怒等症状,甚至无法行走,有生命危险。

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病人,成为沉重的话题!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要求非常高,甚至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照顾。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成员来说,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给妈妈当妈妈

如果家有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将是一个怎样的考验?

《给妈妈当妈妈》通过35篇陪伴手记,记录了作者陆晓娅从母亲初现认知症端倪到离世的这段生命历程中,她身为至亲的整个陪伴过程。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从2007年夏天母亲确诊认知症,到2019年冬季母亲去世,当时在筹划退休安排的55岁陆晓娅生活也被打乱。她用了12年的时间和母亲做“最漫长的告别”。在日复一日的照护中,自认从小“没有感受过多少母爱”的陆晓娅却和母亲建立起了此前从未有过的亲密关系。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正如作者所言:“人生中很多事情是不请自来的,你没法提前想好怎么对付,只有当它发生了,你才明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的人生将不再按照你的预期前行”。

身边的阿尔兹海默症:儿子细心照顾妈妈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电影《妈妈》和陆晓娅老师的故事不同。这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妈妈,由儿子悉心照顾。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儿子一直心怀愧疚,在妈妈记忆不好时就有所觉察,第一时间就带妈妈去医院检查,也许就可以延缓记忆力衰退速度。

自2019年开始全职照顾母亲,今年已是第4个年头。老妈妈现在已经有82岁了。年近50岁的儿子,对妈妈给予了充分的耐心和爱!

记忆力衰退,老人会不记得刚才说的话,也不会记得刚刚吃过饭,而且很有可能上一秒还记得儿子的名字,过了一会又不记得。

儿子分享:照顾妈妈这几年,学会了动态沟通。

他用了“学”来描述。不是以自己的想法或状态,与妈妈互动。而是根据她的状态来生活。

早上起床时,妈妈会折腾很久。本来说好一起出去吃早餐,40分钟过去了,儿子肚子也饿了,但也不会生气。有一天发现,原来妈妈不肯下床,原来是在叠毛巾,整个人就会瞬间开心。为妈妈还记得整齐地叠毛巾而开心。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有一天,发现妈妈在撕纸巾,儿子也会很开心。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会出现撕纸巾、折纸巾的行为,或者把纸巾或小布块藏在衣柜里。老妈妈在前两年,退化速度特别快,撕纸巾行为出现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一年以后,看到妈妈一边撕纸巾,还一边唱歌。在儿子看来,妈妈的状态有“逆转”,所以会特别欣慰,也会格外开心。

我曾经问过他,妈妈洗澡,需要你帮忙吗?

他坦言,刚开始,对于他,或者妈妈,都是一个需要互相适应的过程。虽然妈妈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但是对躯体不想被人触碰,是天性的自我保护。作为男性,要为妈妈擦拭身体,确实需要时间和心理去突破“观念”。“小时候妈妈帮我洗澡,现在我帮她洗澡。”此刻在儿子心里,妈妈,就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小孩。”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坐车时妈妈紧紧握着儿子的手

为了更好地照顾妈妈,他在妈妈的房间支起了小床,夜里如何妈妈有什么特别情况,都能及时发现。儿子说,妈妈试过休克,看到她全身冰冷,脸色发白,真的很害怕。真是经历了休克,他更提醒自己,要更细心照顾。

虽然她不记得我是谁,但只要她在,我就是有妈妈的孩子!

妈妈生病前,不觉得妈妈有多重要。而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工作、结婚、生孩子,做爸爸,为自己的小家忙碌,一年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不到7天,一年与妈妈吃饭的时间不到10次。爸爸去世那一年,婚姻也失败了,妈妈“没记性”也越来越严重了。

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告诉我要做好24小时的照顾心理准备。既然不能照顾孩子,尽爸爸的责任(离异后,儿子跟前妻),那就尽儿子的责任,照顾妈妈吧。

照顾妈妈这4年,与妈妈几乎“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想起3岁前,也是这样黏在父母身上。这样他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照顾自己的记忆。小时候的记忆,就像碎片一样,时不时从妈妈口中说出,就像密码一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调皮的模样,妈妈漂亮的模样。虽然她不记得我是谁,但只要她在,我就是有妈妈的孩子!

脑海里的橡皮擦,唤醒了爱的本质 - 天天要闻

妈妈戴上自己串的珍珠头饰

不管是电影《妈妈》,还是陆晓娅亲身经历记述《给妈妈当妈妈》一书,还是上述儿子陪伴妈妈经历,或者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家人陪伴阿尔茨海默症的经历故事,无不是告诉我们同一个事实:病很严重,但不可怕!只要有足够的耐性,只要我们愿意停下来,用接纳的态度面对变故,用爱去面对,生命不管是怎样状态,都会因为爱,而留下温暖。甚至唤醒生命中的爱。原来每一个生命,都被爱过!

就像陆晓娅老师分享,尽管妈妈去世了,但她还有爱的能力!照顾母亲过程的感受、对生命的理解,对爱的感悟,谁说不是,妈妈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她:爱的本质呢!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马仕祥——世界艺术•中国绘画新题材开创人物 - 天天要闻

马仕祥——世界艺术•中国绘画新题材开创人物

马仕祥是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艺术创新与学术深度重要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生涯横跨蜡染、油画、岩彩画等多个领域,作品融合科学探索与艺术表现,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遗痕》长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长卷及海百合系列题材中展现出的独特视角。
面善心毒的三种人 ,离得越远越好! - 天天要闻

面善心毒的三种人 ,离得越远越好!

俗话说得好:画龙画虎难画其骨,识人识面难识其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绝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因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内心却暗藏狠毒;而有些人虽然外表凶恶,但内心却十分善良。
四句话看清一个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闻

四句话看清一个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们邂逅的人数不胜数,结识的面孔层出不穷。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谁怀揣着真心,谁又暗藏假意;谁对你关怀备至,谁又企图欺骗于你,仅凭外表往往难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