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2022年09月27日23:29:05 育儿 1663

文丨毛妈Carol

有一句话说鸡娃不如自鸡。


到底鸡娃好还是自鸡对,在我还没想明白的时候,就发现育儿本身就是一个倒逼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鸡娃的同时,不小心就把自己也给鸡了。


就比如一开始买了很多育儿书,摩拳擦掌要在孩子身上试验一番,结果先把自己给看顿悟,看热血了,这才理解了【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今天就来介绍几本在不同领域给我启发的好书,用来自鸡或“鸡娃都很合适。


01《园丁与木匠》

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 天天要闻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豆瓣:8.1分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有点抽象,但是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有个6岁的女孩问妈妈:你希望我以后做什么职业?


妈妈回答说:我希望你可以和xx一样考上公务员,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就是典型的妈妈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园丁与木匠》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作者艾莉森作为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但我更喜欢她的另一个身份:三个孩子的妈和三个孩子的祖母。


足够长的时代跨度,让她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变迁,也让她敏锐地捕捉到,适应变化的能力才是让孩子能够立于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颠覆的、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的核心能力。


其实何止是孩子,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


中国近几十年飞速发展,读书时经常遇到大学报考志愿时最吃香的专业,但毕业后该行业就凉凉了;就业时选择的风口行业,几年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的事情也并不罕见……


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适应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应对变化最好的武器。


父母如果不能从思维层面认知到这一点,就会出现上面发生的错误——在孩子6岁时给ta定下考公务员的职业目标。


除此以外,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关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和忧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书中介绍了许多的实验,读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门槛,但耐心读下来,你会对自己现在做的规划有了更明确的答案。


至少你会知道,过年该给孩子玩多久的手机游戏。


02《勇气之书》

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 天天要闻

作者:大野正人

豆瓣:7.4分

一本可可爱爱的勇气之书,本想给儿子作为写作素材使用,结果把我自己给看燃了。


每经历一次失败,不过是发现一种行不通的方法!如果经历了1000次失败,那也不过是发现了1000种行不通的方法而已!


看起来很鸡汤对不对?但是当你翻开目录,看到了莱特兄弟、香奈儿、弗洛伊德、贝多芬、乔布斯爱因斯坦孔子等曾经的“失败”故事,就会不由自主地干了这碗鸡汤。


65岁的哈兰叫卖肯德基炸鸡,被拒绝了1500次;

可可·香奈儿闭关一年精心准备的服装秀曾被评价为“过时”;

爱因斯坦除了擅长的事,其他方面都不行……


书里介绍了23个“失败王”的故事,看完会让你对五花八门的失败产生一种免疫力,好像失败也不过如此。


很多家长自己承受不了失败,工作上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却很擅长云淡风轻地对孩子说出“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子汉不用哭”这种话。殊不知,孩子只会通过我们的行为来认知世界,而不会通过语言。


一本勇气之书,教孩子,也是教会大人真正勇敢地面对失败。


03《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 天天要闻

作者:约翰·戈特曼,琼·德克莱尔

豆瓣:8.5分

千万千万不要因为名字错过这本好书。


作者约翰·戈特曼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家庭关系方面研究长达40年,是与罗杰斯荣格齐名的心理大师。


很多父母在育儿方面第一大难题就是,孩子的情绪。动不动就尖叫大哭大闹发脾气打人,咋搞?


大多数人会把孩子的情绪问题,关联到父母的解决方法上。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大多由父母的情绪所决定,要是我们生气也先发脾气,而不是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也不会如我们所愿,成为一个能好好沟通的人。


想要改变孩子,还是要从改变自己做起。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会先让父母做一个测试,了解自己属于忽视型、压抑型、放任型、情绪管理训练型哪一种类型。


然后才把大量的案例逐步拆解分析,告诉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做更好。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像置身在一场又一场的孩子情绪大考验中,还有许多实战的机会。


当你做出选择后,书中会及时分析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利弊之处。


即使只是读到书的一半,都会感觉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提升。


04《被讨厌的勇气》

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 天天要闻

作者: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豆瓣:8.61分

《被讨厌的勇气》又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多年来稳居豆瓣热门心理图书TOP10。


不少人听说过这本书,但它和育儿有什么关系呢?


阿德勒的哲学课,老少皆宜。


如果成年人不真正搞清楚课题分离的问题,在亲子关系上,亲密关系或者其他社会关系上都很容易出现问题。


《被讨厌的勇气》就像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把你心中的疑惑一点一点分解、吃掉,最后你会变成一个通透、清晰的人。


而一个通透的家长,才能在育儿上真正做到不焦虑、不急躁,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绊脚石。


买了育儿书准备鸡娃,结果把自己给鸡了 - 天天要闻


自己“徒手”养娃时,脑子里有一百个疑问,这熊孩子到底是谁生的?

静下心来看了书,才知道好的家长和孩子是互相成就的,一起学习,一起改变,一起成长。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难怪乔峰英雄一世,却不得善终,你看第一个让他破戒的女子是谁 - 天天要闻

难怪乔峰英雄一世,却不得善终,你看第一个让他破戒的女子是谁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其他武侠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笔者看来,答案很简单,其他小说中的那些大侠无非是在武林中惩奸除恶,而金庸笔下的大侠则多了几分家国情怀,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体现了他的格局,可以说是金庸把武侠小说抬到了原本不属于它的高度。
这7个细节,证明你把孩子养得很阳光(娃中3条算你厉害了) - 天天要闻

这7个细节,证明你把孩子养得很阳光(娃中3条算你厉害了)

姐妹们,你是不是总担心自己孩子不够优秀——成绩不够拔尖、才艺不够突出、性格不够外向……但其实,真正养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样样第一,但一定内心阳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这7个细节,恭喜你,说明你给了他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没本事的人多半喜欢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没本事的人多半喜欢这3件事

有本事的人,总是默默努力耕耘;没本事的人,却常常虚张声势。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过程;没本事的人,只追求浮华的结果。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其实从生活的细节中,一眼就能看穿。一个没本事的人,最喜欢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闻

渡人亦是渡己!

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有着既定的轨迹。相遇,是命运巧妙的安排;离别,是时光无奈的抉择;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态;成败,是人生历练的考验。一切皆有定数,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必然的因果。
抬眸,蹙眉,叶红深处,花为谁凋零 - 天天要闻

抬眸,蹙眉,叶红深处,花为谁凋零

倚栏,凝眸,烟柳堤旁,风为谁轻柔?春日迟迟,垂柳依依,嫩绿的丝绦在微风中缱绻。远处,湖面波光粼粼,似是揉碎的金帛。她凭栏而立,目光越过这无边的春色,落在不知名的远方。风撩动她的发丝,带着春日独有的温柔,可她的眼中,却藏着化不开的哀愁。这风,曾吹过他们携手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