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只会“死记硬背”,时间长了怎么行呢?还是有方法的。方法不难,说干就干,上个周末我们就带孩子在校区“玩”起来了!
陪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标注了“历史时间轴”的墙书,引导孩子把脑子中混沌的历史时间,分出大概的先后顺序,把已知的时间标记贴到墙上,在贴了一些标记后,引导他们进行对比。
比如让他们发现,原来中国宋代开封最繁华的时候,也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鼎盛时期。
掌握了玩法之后,孩子们以后看了什么电影,玩了什么游戏,都会有意识地去想,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随手就能扯张小纸条,把新的时间标记贴到墙书上去。
这样,不用死记硬背,孩子脑中零散的知识碎片,也能一点点归位、排列,慢慢生长出他们专属的历史时间轴。
……
以上细节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竞争无法预测。但因为无法预测,就给孩子施以重压,那是盲人摸象的“无效焦虑”。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亲爱的各位家长,请放宽心。
父母的视野和格局,才是缓解内卷压力的解药,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而只有先理解和领悟了世界上被总结、被实践成功的各类好教育,结合国情和时代,再结合自家孩子所需所想,进而制定教育方法的父母,才是有视野和格局的父母。
聪明的父母、不断学习的父母自然懂。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
与其苦兮兮做一个焦虑家长。
不如再重看一遍上面那句话:
孩子将来要面对的世界,根本不知道‘考试’在哪,什么时候才是竞争的终点。
因为:一位中国孩子,一个有潜力的童年,一定取决于你,家长,能否尽快成为更有视野、更有格局的父母。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大家都整齐划一,而是在认同每个人的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