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2022年09月10日19:31:10 育儿 1357

大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恨不得倾尽毕生心血去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许多人发现,不少孩子到头来不仅没有变成父母期盼的模样,反而学到了父母不少缺点。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孩子和父母的缺点越来越像

比如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的习惯和思维跟自己越来越相似,有位网友说到,自己平时不太注重家中物品的收拾整理,喜欢进门把脱下来的鞋子乱踢,换下来的衣服裤子喜欢直接往沙发上扔。

有一次她无意观察到,自家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也学会了乱扔东西,并且乱扔乱放的地方和自己一模一样!为了证实这是否是偶然,后来她又刻意观察了几次,确认自家孩子是学到了自己乱扔东西这种坏习惯。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再比如有的孩子发现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自我拥有的性格,跟自己的爸爸越来越相似。这位网友说道自己的爸爸属于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比较马虎的人,虽然父母常教育他做人要温和做事要细心,可事实上在越长大越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后,他发现自己为人处世的风格像极了自己的父亲。

不少父母和孩子发觉这种现象后都不禁疑惑,明明自己教孩子的都是好的,怎么学到的都是自己身上的缺点呢?明明自己知道父母的缺点是什么,怎么最后还是潜移默化地复刻到自己身上了呢?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方面是耳濡目染的作用,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大半的时间是受到家庭氛围和父母影响的。

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心理暗示。都说水滴石穿,父母把再好的理念灌输给孩子100遍,都比不上孩子从父母日常的行为习惯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在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年纪里,父母对他们来说就是全世界,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成了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而人们总是容易在自己最亲密的人前暴露陋习,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完全信任的,做人做事没有任何避讳意识,因为在他们眼中,孩子什么都不懂,更不会想到孩子会去模仿自己所暴露出来的缺点陋习。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是许多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并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以及与孩子相处。有的父母会把孩子看做自己的附属品,于是做的最多的是管控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固然是没有错的,可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与孩子的沟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心中的模样。他们不询问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学习不擅长不喜欢的东西。

日日年年,许多孩子在父母这样强硬的管制下变得叛逆,变得讨厌他们的父母。如果当一个人开始对朝夕相处的父母产生厌倦情绪,便会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任何优点,而只看得到缺点,甚至还会因为逆反而刻意模仿。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良性的亲子关系是塑造孩子良好人格的关键因素。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首先,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便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看到父母好的一面,或者是想要交给孩子的一面。

如果想告诉孩子养成爱整洁的习惯,那么自己在平日的生活里,就要把如何收拾整理物品做给孩子看;如果想教育孩子做一个温和的人,那么自己在孩子面前就要轻声细语讲道理,为人处世得温和。

其次,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里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一方面是可以增强孩子不断尝试的信心,在尝试中去寻找到自洽的处事方式;另一方面是可以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就算吃亏也不怕没有重来的勇气,会觉得父母是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最后,是需要给孩子更多自我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和他们的相处就像朋友一样。虽然说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需要正确的教导,但这并不代表要一味地去控制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孩子。

当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时,父母可以适当给其空间去判断这件事情怎么做如何做该不该做,然后跟孩子沟通,如果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便可以鼓励他放心大胆去做;如果他的想法不够成熟或者错误,也可以用讲道理和分析的方式去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这样的相处不仅会让孩子慢慢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尊重,甚至会让他们对引导自己给自己讲道理的父母产生崇敬感。

其实一个家庭的发展,不过是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的过程。不只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当孩子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后,也有引导父母的责任。

学会如何和父母相处

虽然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但人无完人,父母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外人常常不好当面言道,只会背地讲小话。但孩子是父母最亲密和信任的人,当我们看到父母的缺点时,其实是可以指出来然后予以沟通和探讨的。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天天要闻

父母其实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听取自己孩子的意见的,所以他对于孩子言之有理而自己不足的缺点,是比较容易接纳和改进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保有自己的思想,对于父母的教导和言论,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即使是从小到大被父母教导的事物,如果长大后经过思考自己觉得不对,也应该及时改正。学习他们身上好的地方,而摒弃他们身上的缺点。

任何一段好的关系都是彼此成就的,有时候不妨静下来与他们相处,才会发现原来在这世界上,最像我们自己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也最能从彼此身上到另一个自己。

作者/啦啦 校稿:川川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17年前被救的孩子们,如今闪闪发光! - 天天要闻

17年前被救的孩子们,如今闪闪发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17年过去了岁月抚平满目疮痍这里有撕心裂肺的痛与殇也有永志难忘的爱和力量汶川已从废墟中重新站立那些在地震中获救的少年‍都已长大如今他们怎么样了?01劫后重生,她们闪闪发光她叫王睿17年前的那一天15...
TVB实力女星产后扎肚保身材!自曝生完二胎七劳八伤,身形惹人羡 - 天天要闻

TVB实力女星产后扎肚保身材!自曝生完二胎七劳八伤,身形惹人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TVB实力女星赖慰玲自从年初生下二胎儿子后,就一直积极的带娃,并且还不忘兼顾事业,如今产后四个月的她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身形也是越来越好。近日,赖慰玲分享了近况,她对于生完小儿子后似乎很有感触,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实每一次生孩子,对其而言都是七劳八伤,而且感...
与妈妈展开一场关于更年期的对话 - 天天要闻

与妈妈展开一场关于更年期的对话

34种症状在2025年3月播出的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静首次袒露自己的绝经过程:“今年我54岁,已经绝经两年了。”盗汗的症状和手足无措甚至自我厌弃的情绪弥漫在李静的更年期。在一次发布会上,正在主持的李静经历了严重的盗汗,“我就像进入了一个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断地流进锁骨,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完...
《偷听母亲》丨读者分享会新加坡母亲节专场,分享了这篇文章 - 天天要闻

《偷听母亲》丨读者分享会新加坡母亲节专场,分享了这篇文章

奔流新闻讯(记者郑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读者分享会第4期母亲节专场在中国文化中心图书馆举行。来自新加坡各行各业热爱阅读的华人朋友们欢聚一堂,以共读美文的方式庆祝母亲节。除了现场的60多名观众,新媒体《狮城头条》现场直播也吸引了线上5000多名的观众参与。此次活动由狮城读者分享会、读者杂志社、新加坡善济文化...
川渝妈妈是怎么做到统一的? - 天天要闻

川渝妈妈是怎么做到统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爱瑾,感谢大家点点关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亲节,在这里祝天下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有一种爱,叫川渝母亲对子女的爱!这种爱带点阴阳怪气,陪伴着我们长大,成年后,又传承给孩子:我妈妈:一天到黑懒收拾,现在找不到怪那
因为是一个母亲,所以更要懂得爱自己 - 天天要闻

因为是一个母亲,所以更要懂得爱自己

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晒母亲节礼物的!是女儿,是妈妈,是儿媳,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为女儿,我希望我的妈妈健康长寿,妈妈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顾好小家!作为妈妈,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平安健康!作为儿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