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孩子特别淘气,有一次居然站到汽车的天窗处不下来,家长一生气,就开车上了高速。最后在警察的警告和劝解下才交了罚款,带孩子回家。
我们把这位家长的方法可以总结成: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但是有点危险,不可取,真要酿成恶果,悔之晚矣。
而这种“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方法我倒是觉得可以伺机而用。记得孩子姥姥去世时,考虑到孩子正高考关键时候,没有告知她,等办完老人后事回家孩子哭到一塌糊涂,根本拦不住,还抱怨我太残忍没见到姥姥最后一面,我实在没有办法,也是理亏又无奈,就难过得哭了起来,而且越发大声,一来确实心碎,二来也替换女儿难过。女儿看我比她更伤心,就慢慢止住了哭泣反过来安慰我。
事情特殊,但是为了不让女儿再难过我只能选择这样的办法。而平常,对待一些比较特殊的小孩,比如当众发脾气,比如不写作业,建议家长也可以适当采用此法。
比如他不写作业磨蹭,你就给他二十分钟吃饭,吃不完撤了不给吃了,零食没有。时间长了总归要好一点。当然,其他方法也配合一下,比如角色互换把,让孩子做饭,你替他写作业,虽然极端,试过时候他就知道什么事情都不容易,且作业就是要讲效率,跟做饭一样。等吃饭一个小时能忍,两个小时就饿瘪了。作业也是,一个小时是复习,两个小时就是累赘了。
再有,你还可以明知故犯。比如做饭水放少了,或者放多了,试几次,让孩子体会一下那种吃硬饭的滋味,真的强过你唠唠叨叨半天,也让他记忆深刻。
当然了,所有的方法注意一定要适当,不能总用,否则孩子摸到了你的“套路”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