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2022年06月28日23:17:34 育儿 1584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在纪录片《幼儿园》中,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展现出了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孤立、排斥、哭闹、争吵。

从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单纯美好,他们的“故事”与“事故”来得更加直接,“欺负”与“被欺负”是很多孩子的日常。

儿童社交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也认为:2岁半的孩子,就已经会利用身体优势来吓唬比自己小的孩子了,而孩子4岁左右,就会组成联盟,找出承受力弱的孩子,嘲笑他是“爱哭鬼”、“尿床精”。

所以,在幼儿园、校园中,那些我们无法时刻照顾孩子的地方,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校园霸凌事件,而如何应对校园霸凌、防止孩子被欺负,是每位家长都应该掌握的必修课。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强调礼貌待人、不要惹事,即便孩子在外面吃亏、被欺负,当对方道歉时,也会立即替孩子回答“没关系”。

殊不知,亲子关系就在一次次的“没关系”中,被推得越来越远,孩子也因为一次次的“没关系”,失去了人际交往的边界感,变得懦弱、胆小,乃至于养成讨好型人格。

闺蜜小莉为人老实,有次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闹矛盾,被推搡了几下,放学回家委屈巴巴告诉了她。

结果小莉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了“没关系”,安慰孩子说“小朋友们闹矛盾很正常,别放在心上,以后要和小伙伴们好好相处”。

可想而知,小家伙对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满意,后来孩子屡次三番被欺负,胆小的他不敢还手,直到有天哭闹着不肯上学,小莉这才发现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当小朋友受欺负时,如果父母一味地教孩子没有原则地去原谅,很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即便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孩子也不会告诉家长,久而久之,难免造成心理创伤,留下阴影。

孩子被欺负,“二流”父母会教打回去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时,都会说“我们不惹事,但真被惹了,也不怕事”。

于是当孩子被欺负时,就会教他狠狠地打回去,一旦孩子表示抗拒、反感,家长还会对其呵斥,觉得自家孩子太“怂”,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然而,当遇到冲突时,我们真应该教孩子打回去吗?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有心理学家曾专门做过实验,他们追踪记录了2583次孩子们出现摩擦后的处理方式,总结孩子们面临欺负时,所做出的的不同反应,以及造成的不同后果。

结果显示,高达80%的孩子在受欺负时,会退缩哭泣不会反抗,紧接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欺负,20%的孩子被欺负时会还击,还击成功后几乎不会再受到欺负,而还击失败的话,则会受到更严重、更频繁的欺负。

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被欺负,恰恰是因为其具备某些“容易受欺负”的潜质,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温和,根本无法打回去,家长一味地要求“以暴制暴”,只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还有些孩子习惯了“打回去”,会对冲突格外敏感,在与人进行人际交往时,也会习惯于以暴力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一流”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曾分享女儿“早早”在幼儿园被咬伤的经历,她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当时正是午休时间,小朋友们都在午睡,早早被同学咬伤,但并没有哭,也没有告诉老师。

因为她认为,对方是在和自己玩耍,哭声会把小朋友们吵醒,告诉老师是在告状。

听到女儿的想法后,王小骞既心疼她的遭遇,又感慨她的善良,温柔地说道: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要第一时间把她推开,并且马上告诉老师。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作为一名妈妈,王小骞并没有教女儿“以暴制暴”,也没有忽视女儿受到的伤害,而是教她如何保护好自己。

确实,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还击,而是如何合理地保护好自身安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告诉孩子,当受到欺负时,要第一时间表达自身的抗拒,一切以保护好自身为前提,如果对方纠缠不休的话,还可以找准时机逃跑,立即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

孩子被欺负,“三流”父母会说没关系,“一流”父母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歪妈结语:

蔡康永曾说过:“我们相信还击是必要的,但相比还击的力量,更要传递给孩子还击的智慧。”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我们与其替娃说“没关系”、教他“打回去”,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

今日话题:如果你家孩子受欺负,你会怎样处理?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的孩子最缺什么? - 天天要闻

中国的孩子最缺什么?

今天的中国孩子缺什么,答案似乎就藏在热得烫手的教育现实里:孩子们被知识和技能塞得满满当当,课表没有缝隙,大脑没有空隙。他们能把唐诗倒背如流,能把奥数题解得飞快,但当被问到“你想做什么”“你的感受怎样”时,眼中却常浮起一片茫然。
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却会停止爱自己 - 天天要闻

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却会停止爱自己

今天咱们聊聊这事——家长骂孩子,几乎是育儿里最扎心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话题。场景都太熟悉了,是不是?孩子写作业磨蹭,"慢死了!你就不能麻利点?"考试考砸了,"看看人家小红!再看看你!你长没长脑子?"不小心打碎杯子,"整天毛手毛脚的!净给人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 天天要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飞自我的欢乐时光,却也暗藏牙齿“惊魂”风险!游乐场追逐、球类碰撞、摔个跟头……瞬间可能上演“飞牙惊魂”,更别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滚哭闹!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提供的这份“暑期护牙救命指南”请收好!惊魂时刻!牙齿遇袭怎么办?暑假=放飞季?小心牙齿上演“惊魂记”!孩子的牙齿...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 天天要闻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暑假来临,3-6岁儿童...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