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哪个孩子的童年里,没有唱过几首童谣歌呢?
童谣以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好玩有趣,深受孩子的喜欢。
不光只有中国有童谣,其它国家、民族也有各自的童谣。其中,西条八十就是日本大正童谣的代表人物。
西条八十作为诗人一生创作了童谣700篇、诗200篇、歌谣诗2000篇。在《寂寞呀西条八十童谣》全集,收录了西条八十1923年以前所写的全部童谣。
纵观八十童谣,每一首都有独立结构,或叙事清晰完整,或色彩鲜明又不乏日式典雅,一如一帧帧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喜欢八十童谣,不仅在于它的朗朗上口,还有里面透出的浓浓感情。
1.对儿时纯真的向往
童谣,童谣,并不一定只是写给儿童的,成人也能从中读出故事,每一首童谣都述说着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是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争山头》:争山头呀 我一个人 把后上来的人 推下去 跌倒 掉下去 又爬上来 在夕阳火红的 小丘上 四个孩子 在青草地上 玩累了 四下走开了 争山头的 是月亮一个 而后爬上去的 是夜色
读着这样的童谣,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和伙伴玩耍的情景。你上来了我下去,你下去了我上来,是那样的无忧无虑。
玩累了,回去了,谁会在意最后山头被谁占了呢?弯弯的月亮、夜色占据了山头。孩子们离去后的山头,是寂寞的,也是静谧的。
《玩具船》:下雪的夜里 倚在 妈妈的膝上 想—— 挂着红帆的 玩具船 忘在了夏天河滩上的 那船 到底往哪儿 漂去了
在雪花纷纷的冬夜,倚在母亲膝头的幼儿,会想起已过去了的那个夏天的、忘在河滩上的红帆船玩具,幻想那船漂啊漂啊,漂到了哪里?这一刻也许是寂寞的,但也是美好的。
这幼时的记忆,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少年时期,存在于成年时期,也同样存在于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心中。
在某一时刻,浮现于眼前,使我们忙碌的身体,得以与那纯真甜美的梦有片刻的联结。这一刻,你有没有想要回到儿时的记忆里去呢?
2.亲情的回忆
亲情,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八十童谣里不缺亲情。
《妈妈的眼睛》:一看妈妈的眼睛 我就想起池塘 池周生着细密的树 清澈的水中央 有一个黑色的小小岛 想哪一天在里面划船呀 划着 驶去那小岛 在那么安静的水底 会有什么样的鱼儿 那么可爱的小岛的树上 什么鸟儿在歌唱 每看见妈妈的眼睛 我就想起了池塘
小时候的你,追着妈妈看她的眼睛吗?当你看到妈妈眼睛里的小人儿,是不是也充满好奇?简单的一首童谣,就把母子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有被父亲的络腮胡子扎过吗,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八十童谣《络腮胡》就是最好的答案。
你小时候帮妈妈捶过背吗?一双小手上下翻飞,嗒咚、嗒咚,那是你欢快的心跳。——《捶背》
为何有狮子狗的小巷,今夜不再害怕?因为有妈妈在身边,共打一把伞。——《雨夜》
在某个孤独的夜晚,我也会想到我那去世的父亲、母亲、奶奶、外婆……他们会化成一团火、一阵风、一只白颧。
寂寞的西条八十,也许是寂寞的,字里行间,也透出寂寞,但他是一个懂得欣赏寂寞的人,这一刻,他不再寂寞。
回不去的童年,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让成年的我们一直一直跑吧,沿着红色夕阳的《坡道》,跑起来不要停,一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