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2021年09月06日18:51:07 育儿 1611

有些家长反映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他发现他家孩子看书总是看一些高兴的、完美的正向的故事绘本。凡是绘本主题涉及伤心、难过、愤怒的部分,他都会回避。问他为什么不看?他却又不说?再问孩子就哭起来了,每次都不了了之。让自己也经常因为这个问题烦恼。孩子为什么会对于负面情绪的绘本采取回避的态度却又不说原因呢?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很显然,他孩子还不知道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怎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说出自己所期待的心情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说出自己所期待的心情。例如“孩子,你想要什么样的心情?说出来越具体越好。”让孩子去感受他想要的心情是什么模样,就像孩子会说:“我期待每天早上起床都可以吃到美味的早餐,然后愉快的上学去。”

再次,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情绪没有好坏,都是我们对于周遭环境的一种反应,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也是很自然的。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就像前面说的,孩子不喜欢提及、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对于内容涉及负面情绪的故事绘本都选择回避,不愿意去接触。

我们就需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心中总会自然地存在正面及负面的情绪。无论是爸爸、妈妈、老师还是其他小朋友也都是如此,并不是只有他自己才会这样。而我们接受负面情绪的存在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而你可以选择让这些情绪维持多久,影响你多久。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其实就是我们对于周遭环境的一种反应。例如当你同学看见你说了一句“你今天怎么来那么晚”对于我们情绪带来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可能是生气、愤怒,也可能是喜悦、开心。重点就在于你是怎么理解、解释这句话的。

当孩子把这句话这样解读,“我来的晚关你什么事”“你干嘛来挑我毛病,讨厌!”就很容易激起生气、愤怒情绪。当孩子这么想了、心里这么感觉了,你会发现,这些生气或愤怒的情绪可能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就是明天考试了也没有办法平静地看书。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当然了,如果孩子这样解读,“看不出来你还满关心我的嘛,谢了”孩子可能会发自内心向对方微笑,而这个微笑也可能让对方露出微笑。我们要提醒孩子,接纳自己所拥有的情绪。

不管是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情绪都是自然的,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感觉都是真实的,也很自然的。差别就是我们愿意让这些情绪持续多久,影响自己多久。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最后,我们可以带孩子从绘本中认识情绪

在现在百花齐放、繁盛的绘本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些符合孩子需求的绘本。

就像文中提到的孩子回避负面情绪的话题,我们仍可以以自然的方式,找个适合的阅读氛围,和孩子一起分享亲子绘本共读的时光。


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天天要闻

绘本的好处就在于让孩子先通过别人的故事来了解各种可能存在的情绪,通过别人的故事,得以保持心理上的适当安全距离。先让孩子愿意接触,再从绘本阅读中,体会各种正面与负面情绪,随后再转化为和自己相关的情绪经验,从中找出彼此类似的关系。这也让孩子知道有这样的情绪是很自然的,并非只有自己才这样。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