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2021年04月22日21:09:16 育儿 1951

我们常说“三岁定八十”,孩子出生的前1000天是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但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40多年时间里追踪了数千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后发现:孩子1-8岁的成长都特别重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并且每一年都有一个成长侧重,家长千万别错过了!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1岁成长侧重:培养安全感

1岁前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差,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要依靠父母的帮助,这个阶段是最缺乏安全感的,而父母这阶段的重点就是帮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培养。特别是母亲,因为婴儿的安全感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

从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我们可以得知,父母应在这个阶段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积极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被重视、被爱包围。而这,就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来源,家长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给孩子哼哼小曲、逗逗孩子、陪孩子一起玩玩具、给孩子做抚触、用背巾背孩子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觉到存在感。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2岁成长侧重:培养幽默

2岁的孩子,已经解锁了坐、爬、走等技能,能够慢慢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慢慢有了自己的意识。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面部表情特别敏感,并且十分具有观察能力,会发现各种有趣的事,而且笑点还特别低,因此父母应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比如,父母可以故意模仿孩子的动作、穿反衣服、鞋子,或在孩子面前做出假装“笨拙”的动作等,用各种方式逗孩子哈哈大笑,这对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十分有好处。家长还可以买一些绘本跟孩子亲子共读,一起在书中寻找各种乐趣。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3岁成长侧重:培养创造力

3岁的孩子,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经常会有一些创意的举动,让家长眼前一亮。比如孩子开始懂得借助凳子拿桌上的物品,这就是最早期的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渴望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让自己懂得更多。

聪明的家长,除了对孩子各种天马行动的做法给予包容和鼓励,还应想着法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买积木,让孩子打造不同的城堡;给孩子买画板和彩笔,护理孩子创造出心中所想;把杂志上的图片剪下来,让孩子根据图画编故事等。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4岁成长侧重:培养表达能力

4岁的孩子,解锁了语言的技能,口语表达变得丰富起来。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小话唠”,喜欢缠着爸爸妈妈问东问西,甚至还会自问自答,不亦乐乎,并且这时候的孩子也要准备上幼儿园了。

根据这个阶段孩子爱说话的特点,家长应适当增加言语互动,多跟孩子互动。比如家长可编个顺口溜教给孩子、教孩子背诵古诗、让孩子跟早教机器人互动等等。需注意的是,孩子的发音、语速,家长要适时纠正,以免孩子口吃。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5岁成长侧重:培养书写能力

一般来说,3岁孩子以涂鸦为主,4岁孩子能尝试以点、线表达,5岁孩子则进入书面语言敏感期,能尝试模仿写自己的名字。想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不妨从5岁开始。

父母在教会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后,可由简到繁地训练孩子写字,并引导孩子观察字与字之间的细微差异。比如让孩子同时写田和由、太和大等,让他指出区别在哪里,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及时给孩子鼓励。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6岁成长侧重:培养性格

6岁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家长一定不要想着释放孩子的天性,过于放纵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进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家长的放纵只会导致将来的更加糟糕。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家长应更多地去引导孩子,不要过分保护,应更多地启发孩子去思考。由于爸爸的角色是“泰山般的稳重”,孩子这时候更会崇拜爸爸,爸爸这个阶段的陪伴和关注尤为重要。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7岁成长侧重: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7岁被称为“橡皮擦年龄”,很多孩子每页作业纸几乎都有被擦破的痕迹,孩子渴望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不仅对物如此,对人也是一样,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快速成熟,开始懂得为他人着想,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

家长此时要跟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对他们的问题给予具有创意的“回馈”,引导孩子正面看待事情,学会换位思考,心智真正成熟起来。

1~8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长的不同侧重 - 天天要闻

8岁成长侧重:培养独立能力

8岁的孩子比7岁时更加成熟懂事,他们乐观积极,喜欢主动帮助别人,更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并试图找到自己在家中和班级里的位置。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的能力更强了。

这个阶段,父母不要再事事帮助孩子处理,而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独自收拾书包、自己去上学等,并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顺利度过心理依恋期。父母的慢慢放手,是一种得体的退出,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我是竹也妈咪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80后妈妈,愿为您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您沟通育儿经验,喜欢我的话就请关注我吧!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不看电子产品,为什么近视了? - 天天要闻

孩子不看电子产品,为什么近视了?

在美丽的彩虹小镇上,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叫乐乐。乐乐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明亮又闪烁,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可是最近,乐乐却有了一个大烦恼。她发现看远处的东西越来越模糊了,有时候连小伙伴们在远处向她招手都看不清楚。乐乐的妈妈赶紧带着她去看医生,结
孩子爱“顶嘴”?很多父母不知道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闻

孩子爱“顶嘴”?很多父母不知道这可能是件好事!

丨本文作者:汪晓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吃点西兰花,不能挑食。”“我不要!西兰花有股怪味道!”“我说过的,写完作业才能玩ipad!”“为什么弟弟可以玩ipad,我不行?”“吃饭别玩手机!”“爸爸也在刷视频,为什么你不管他就管我?”“你吃的太少了,多吃点肉,正长身体呢!”“我的事情你别管,胖了会被同学...
红花渠畔“趣味游戏”解锁科学育儿新图景 - 天天要闻

红花渠畔“趣味游戏”解锁科学育儿新图景

为使辖区更多孩子深入了解红花渠的悠久历史,同时秉持“文明健康素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5月23日下午,兴庆区卫生健康局联合胜利街祥和社区,组织辖区众多家庭齐聚红花渠适儿化改造点,开展“童趣红花渠——花儿朵朵健康行”主题健康教育活动。以古渠历史为底色,将健康知识具象化为趣味关卡,通过沉浸式游戏体验提升家庭...
【科普营养】为什么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关键在父母受孕季节!这个时节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内脏脂肪更少 - 天天要闻

【科普营养】为什么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关键在父母受孕季节!这个时节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内脏脂肪更少

文章来源:梅斯医学 撰文:木白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有没有这样一种朋友,明明和你一起点了外卖、撸了串、吃了甜点,结果人家依旧腰细腿长、毫无赘肉;而你呢?只是多喝了两口奶茶,体重秤就响起了警报。我们辛苦计算热量、翻着食谱做低脂餐,他们却能在火锅前一通猛炫,依旧身形轻盈如燕。难道这是命运的不公?其实答...
亲戚一个逗娃动作把孩子送重症监护!医生:影响智力!父母崩溃 - 天天要闻

亲戚一个逗娃动作把孩子送重症监护!医生:影响智力!父母崩溃

文|菁妈很多无知的大人特别喜欢逗孩子!有时候会让孩子羞愧难当比如让孩子当面跳舞,孩子不愿意就在旁边说孩子小气,出不了众。有时候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比如孩子在老家的户外洗澡,洗完澡没穿衣服的时候,亲戚就逗孩子,这个小鸡鸡能给我吗?我用糖跟你换
儿子上班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闻

儿子上班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于悦悦(声明: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我叫于悦悦,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一路顺利的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