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2021年04月20日22:56:24 育儿 1794

上次直播,一位妈妈问我:

“真心妈妈,你老劝我们不要鸡娃,那你一定是佛系妈妈吧?”

我想了想,我确实不鸡娃,但怎么就佛系了呢?

孩子出生之前,我就看了好几十本育儿、家教书,孩子出生十几年,那些书几乎扩展到了我书桌背后整面墙的书架;我和真心爸爸俩人关起门来讨论如何带好孩子,累计花费了数千个小时;我们陪孩子聊天,带孩子旅行,跟孩子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从孩子还是小婴儿起,就摸索引导他们自主阅读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了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

我们只是不陪孩子写作业,不花费无数时间“读书给孩子听”,不送孩子做这样那样的启蒙、培优、补习、强化,不逼着他们非得具备某项“拿得出手”的才艺而已。

这样要是敢叫“佛系”,恐怕得被认为带娃就该云淡风轻的妈妈们给踢出佛系妈妈群吧?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们在网络上就自动被分成了鸡娃妈妈(或者叫鸡血妈妈)和佛系妈妈两大阵营,如果你不鸡娃,那你一定就是佛系妈妈,如果你不“佛”,那就一定是鸡娃妈妈。

流行的标签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方便的表达,很多人也喜欢用这样的表达,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在被这些流行语给大大简化?自己的思考深度,是否也正在被它们给“削薄”?

世界上当然不只有“鸡娃”和“佛系”两种妈妈,养育孩子如此复杂的工作,也不是只要在“高压”和“放养”两种方案中选择其一,就能高枕无忧或者心安理得。

事实上,更多找到了“胜任感”的妈妈,是既不盲目鸡娃,也不追求佛系的,她们只是很努力地让自己具备更强的“做妈妈的能力”,然后自然地在孩子身上获得了努力的成果。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那么,做妈妈的能力从哪里来呢?我想,来源可能有三个:

其一,扎实、长久的学习。

任何一种高超的职业技能,都离不开足够扎实、足够长久的学习。做妈妈也是。

只看一本书、只学一年半载,成不了胜任的妈妈。但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地看上十本八本甚至更多重要的家庭教育著作,如果在孩子出生前直到他们长大离家,一直在提升自己做妈妈的能力,想要不胜任,想要分分钟抓狂,恐怕也很难。

你会很笃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发展能力,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具备更健康、完整的人格,也知道鸡娃和佛系,都不是最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教养方式。

其二,“成功做好自己”的经历。

在妈妈角色之外,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得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妈妈。

有“成功做好自己”的经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长、如何具备某方面能力、如何变得更自信、更幸福的,也会知道,哪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负面作用。

你会把这些认知和经验,自然地用于育儿和家庭教育工作,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教养方式,也会谨慎地避开可能遭遇的“深坑”。

如果连“做好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又如何敢确信,自己选择的教养方式,比如鸡娃,比如放养,或者某种其他方式,就一定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更好的人生呢?

这事,恐怕相当于你给孩子找了个游泳教练,而那个人自己都不会游泳。

其三,不断调试的育儿实践。

做到能扎实长久地学习、能“成功做好自己”还不够,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在这桩工作上,经验还远远不足,一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不做个磕磕绊绊的“新手”,即便过了新手期,也还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除了持续进行自己的实践,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当然,只埋头实践也远远不够,因为你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在某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采用了完全错误的方式,而在育儿这件事上,长时间坚持错误做法,是很可怕的——你没有办法重来。

所以,我们得在实践中学会觉察错误,然后及时调试。

比如,你发现自己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不快乐,一定得及时觉察,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你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安、越来越沮丧,也一定得及时反省,是不是自己用错了方法。

我遇到太多妈妈,都缺乏觉察和调试的能力——她们更喜欢一条道走到黑地去管教孩子,同时无比坚信自己一定做得很对。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我想,每一位在提升“做妈妈的能力”上下足了功夫的妈妈,都会对“鸡娃妈妈/鸡血妈妈”和“佛系妈妈”的标签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她知道,如此简单的二选一,简直形同儿戏。


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专注育儿话题,陪伴父母成长

两孩爸妈,家教育儿研究者,终身学习的斜杠中年,只论实相,不煲鸡汤,提供帮助,不卖焦虑。已出版《育儿基本》《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各大网店及实体书店有售。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体面地拒绝孩子养宠物:亲子情感引导的艺术 - 天天要闻

如何体面地拒绝孩子养宠物:亲子情感引导的艺术

#孩子不愿意把宠物送人怎么办#春天的脚步轻盈,孩子们的心也跟着萌动起来。宠物店的小窗里,毛茸茸的小生命们似乎在向他们招手:“带我回家吧!”孩子们的心,就这样轻易被俘获。然而,家长们却在心里打起了小鼓:“这小家伙,可不简单啊!”孩子们对小动物
孩子闹着要养宠物,宝妈机智应对术 - 天天要闻

孩子闹着要养宠物,宝妈机智应对术

#孩子不愿意把宠物送人怎么办#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连带着孩子们对宠物的渴望也蓬勃生长。学校门口的宠物篮成了他们的“致命诱惑”,家长们则在背后默默叹气:又来了,养宠物的拉锯战。身为宝妈,你深知孩子的热情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 - 天天要闻

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

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草书范本,诸如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东汉张芝的《冠军帖》等等,这些经典的范本,也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典范,那么,问题来了,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