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2020年11月23日23:24:12 科技 1079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11月23日晚18时30分,已转运至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塔架5天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22时30分,开始加注液氢。嫦娥五号任务进入倒计时。

11月24日凌晨4时至5时,嫦娥五号将择机发射。根据官方介绍,嫦娥五号任务将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复杂的航天任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嫦娥也不是一步登天。在执行这次复杂任务之前,中国的探月工程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带你一起回顾中国嫦娥走过的那些年。

确定目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实施。

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明确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入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

第一步:绕

使命承担者嫦娥一号(绕月人造卫星)

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

座驾: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首次绕月飞行,完成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嫦娥一号轨道示意图

使命完成情况:

从月球轨道传回《歌唱祖国》的音频

获取我国首幅、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

回传超过1.37TB的科学探测数据

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

归宿:2009年3月1日下午16时13分,嫦娥一号受控坠落在月球表面丰富海区域,一期工程圆满结束。

第二步:落

使命承担者1:嫦娥二号(绕月人造卫星)

发射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

座驾: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飞至1亿公里以外,成为我国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航天器。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嫦娥二号轨道示意图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嫦娥二号拓展试验轨道示意图

使命完成情况:

为嫦娥三号详勘了落月区域

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

首次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获取国际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图

获得图像分辨率1.5米的虹湾地区局部三维影像

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直接飞向日地L2点开展科学探测

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观测,并完成近距离交会

归宿: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成为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小行星,目前距地球超过9000万公里。预计2029年将再次飞回地球附近700万公里处。

使命承担者2:嫦娥三号探测器

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发射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

座驾: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3年12月4日,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球以外天体软着陆与巡视勘查。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嫦娥三号轨道示意图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玉兔号月球车和着陆互拍图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玉兔号月球车自主休眠、唤醒示意图

小插曲: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第二次休眠前,玉兔号月球车出现异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测控站鏖战二十余个昼夜,终于将“玉兔号”月球车唤醒,有效检验了我国深空探测水平。

使命完成情况:

玉兔号月球车踏出“中国脚印”

五星红旗在月球展现

着陆器与月球车完成互拍

拍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

归宿:在超负荷工作19个月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正式退役,停止了长达31个月的工作,而着陆器部分科学载荷仍在工作。

鹊桥: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任务的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鹊桥”稳定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轨道,解决了月球背面与地球的通讯问题。

使命承担者3:嫦娥四号探测器

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组成

发射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

座驾:长征三号乙改二型运载火箭

嫦娥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探月三步走的第二步。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玉兔二号走过的路,这是玉兔二号在第八月昼获取的全景相机快视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月背彩照

使命完成情况: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完成两器互拍,五星红旗闪耀月背

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

定向天线指向中继星,实现人类首次地月L2点中继通信

实现人类首次月球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实现我国首次应用同位素温差电源

实现我国首次月夜期间月壤温度监测

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月面长出第一株嫩芽

截至目前,嫦娥四号探测器工况正常,能量平衡,继续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第三步:回

使命承担者1:嫦娥五号T1试验器“小飞”

发射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

座驾:长征三号丙改二型运载火箭

嫦娥五号T1试验器“小飞”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使命完成情况:

完成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为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提供支持

归宿: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T1试验器中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再入返回舱“舞娣”先于距地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分离。后“舞娣”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降落在预定区域,由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成功回收。

使命承担着2:嫦娥五号探测器

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组成

发射时间:2020年11月

座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发射地点: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即将实现探月工程第三步战略目标,为后续月球及行星探测等任务奠定人才、技术、科学、工程基础。

一二三四五,上观带你一起看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嫦娥五号过程示意图

使命:

嫦娥五号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四个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首次从月面起飞

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有了玉兔,嫦娥不再孤单

有了鹊桥,月背不再神秘

有了中国航天

神话也能变现实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案例集锦 | 日上光电璀璨点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名标识 - 天天要闻

案例集锦 | 日上光电璀璨点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名标识

光影重塑品牌形象,LED光源赋能标识之美在品牌形象塑造与空间美学表达中,灯光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传递价值、凸显气质的无声语言。近期,日上光电为教育、金融、党建等多元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标识照明系统。
王忠林、杨青、徐直军现场见证!东风汽车与华为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 天天要闻

王忠林、杨青、徐直军现场见证!东风汽车与华为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每经编辑:张锦河据东风汽车官方公众号,5月23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武汉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东风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不仅是两家企业战略协同的里程碑...
在澳门BEYOND博览会触摸创新科技 - 天天要闻

在澳门BEYOND博览会触摸创新科技

新华社澳门5月24日电(记者齐菲、刘刚)800余家参展企业,涵盖机器人、人工智能、智慧出行、体育科技等多领域;重磅峰会、专题论坛、创新路演,多元内容搭建科创展示交流平台。21日至24日,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澳门举行,新产品
开放合作 成就彼此 - 天天要闻

开放合作 成就彼此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数智中东欧”展区展出的多发混合动力飞机,该机由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研发。
液冷技术的现状 - 天天要闻

液冷技术的现状

随着AI的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激增,同时高密度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推动冷却系统的革命进程。
生态补偿机制如何破题多维生态保护?国常会再提生态补偿升级 - 天天要闻

生态补偿机制如何破题多维生态保护?国常会再提生态补偿升级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9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
劳模风采·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宋涛:自主创新打造港口“智慧芯” - 天天要闻

劳模风采·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宋涛:自主创新打造港口“智慧芯”

人物名片宋涛,1983年10月出生,河北港口集团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调度指挥部部长、科研总监、首席技术工匠。十多年来,宋涛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不断创新创造,曾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十大最美港航人”等称号。202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