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干妈被腾讯顶上了热搜。
剧情太魔幻,腾讯被骗,非但没获得同情,还遭到全网嘲笑。
吃瓜归吃瓜,不过谁也没料到,一向低调的老干妈,突然又火了,还凭此掀起了销售市场的狂潮,接连在京东、淘宝、苏宁易购卖到断货,在线下超市,原本一天只卖出10来瓶,现在也增加到500多瓶。
更有趣的是,很多人买了老干妈后,便分享各种炒菜教程,人们也积极回应,讨论各式奇特吃法,渐渐刮起了一股怀旧之风,人们对老干妈味觉上的记忆和渴望,就这样被唤起了。
01
80、90请回答!
02
酱菜,陪伴着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餐桌上是不能没有酱的。
以前交通极其不便利,人们外出谋生,路途漫漫,必须带点路上吃的干粮,以解饥饿。不方便携带一些新鲜的食物,容易腐烂。
所带的食品必须干爽,少汁水,够咸,够辣,防止腐烂,像是腌韭菜、蔓菁丝、萝卜干、腊肠等。
老干妈的便宜、方便,任何事物和它搭配,都能给人以新的幸福感,物更美、价更廉的酱菜,更是获得了外出打拼人的青睐。
它使馒头不再干涩,使面条不再清淡,使打拼的日子也不再无味。
03
爱拼才会赢
“老干妈”酱菜,在餐桌上陪伴着打拼的人,老干妈的故事,也在精神上陪伴着我们。
老干妈“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偏僻的山村,42岁那年,没有读过一天书的陶华碧,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靠苦拼,自制辣椒酱,一个店一个店的推销,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1996年,陶华碧办起工厂,正式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批量生产,靠着独特的口味、过硬的质量,很快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1998年,老干妈的产值还只有5014万元;
1999年,老干妈产值就突破亿元大关,增长2.51倍(达到1.26亿元);
2006年,增涨25.6倍(达到12.8亿元);
2016年,年度销售额增涨90倍(突破45亿元)。
它究竟有多厉害呢?
是除了茅台之外,贵州的第二张名片;是除了华为以外,极少数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用强大现金流抵挡资本介入的企业。
长期霸占中国辣椒酱行业绝对第一的位置,还以网红食品的姿态行销遍及全球。
在亚马逊上,即使零售价高达70+人民币,但依然好评如潮。
04
还是那个老干妈,还是那个味道
故事的结尾,腾讯和老干妈握手言和,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厘清误会,并在积极寻求正式合作。
看客退去,但我们对老干妈的关注还在持续。如果不是这次新闻,很多人还不知道,老干妈竟然多了很多口味,将近20种!
腐乳、香辣菜、番茄味、竟然还有火锅底料!看来又能开发出很多吃法了。
据说,康师傅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统一,而是外卖软件;疫情之下,方便面卖的特别好。
在2012、2013年的时候,益达的销量骤减,它发现最大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4G的普及,因为在超市结账的时候,人都是低头玩手机的。
而健身房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成人英语教育机构。
跨界竞争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老干妈和腾讯跨界吵架,却使老干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掀起了销售市场的狂潮。
在这个时代,我们永远不知道即将打败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