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与社会形态。
今年两会期间,“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等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还提出要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足见其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
凭借政策红利、全产业链配套以及开放的基因,大湾区正全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当前正在加速成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孵化地,2024年仅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约达100亿元,同比增长12%。
为全方位升级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大湾区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5月26日下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指导,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活动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国际专家代表400余人,通过战略签约、政策发布、智库共建、专家座谈等系列举措,全面激活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澎湃动能。
创新联盟成立,打造全球AI创新标杆
大会现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华为联合港澳及国际知名机构共同发起,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用金多方力量,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为宗旨,旨在整合国际、港澳及内地科研机构的技术资源,赋能南沙,辐射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南沙成为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地、全国AI+产业发展风向标、世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区。
创新联盟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推动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技术攻关方面,重点突破大模型训练、智能芯片、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强化技术创新策源;产业集聚方面,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独角兽企业;生态构建方面推动建设公共算力平台、开放数据集与应用场景库,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
作为理事长单位和发起单位之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强劲实力,培养具备过硬专业技能、拥有跨学科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与应用型人才。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联盟发展,与联盟成员和社会各界共同以南沙为支点,以联盟为平台,打造一个集技术攻关、标准共建、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于一体的“AI 未来城”。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黄江康在致辞中强调,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步。
南沙区负责人表示,南沙将聚焦平台建设、开放共享、场景应用与生态共赢,始终以“创业者”的姿态、“合伙人”的诚意、“可预期”的环境,与联盟企业同心并肩、向新而行,带动更多产业资源、优质项目落地南沙。
硬科技项目扎堆,激活产业生态链
会上,多项人工智能项目集中签约,深度串联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资本赋能。
华为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启动“科教创新孵化中心”合作项目,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双向驱动;同时,华为与中铁隧道局合作规划“隧智汇”隧道工程行业大模型体系架构、搭建安全可控的大数据平台底座,同步深化数字化人才共育,推动隧道工程全流程数智化转型。


签约仪式
华为升腾产品线总裁张迪煊表示,人工智能产业需突破核心技术、数据共享与算力成本等瓶颈,华为将以升腾AI芯片、升思MindSpore全场景框架等全栈能力,协同联盟成员共建开放生态,深度链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与产业落地全链条,构建可持续的AI产业生态。
此外,佳都科技、盈峰数科、众图科技、爱美鑫、流升科技、因科达机器人、奥义智匣等一批AI项目进行签约,形成“技术-场景-资本”深度融合的创新矩阵框架,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引擎。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市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产业链“双链主”,提供从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到城市场景应用的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本次签约后,佳都科技将完成在南沙的增资扩产。
除了成熟项目之外,不少“港科系”项目也在会上完成合作方的签约。如因科达机器人项目,该团队创立于2022年,聚焦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研发,构建以多模态感知、自适应决策为核心的技术矩阵。目前已在工业焊接机器人方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具备自主工艺优化能力的智能焊接工作站,相关成果已通过产业化验证,形成覆盖算法开发、设备定制、工艺数据库的全程解决方案,实现从科研攻关到产业落地的闭环跨越。
香港电子业商会副会长梁怀章表示,商会将积极推动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香港的科研优势与内地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为联盟注入国际化创新动能,助力联盟成为引领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面向未来,南沙将鼓励区内龙头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助力孵化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初创型企业。同时,南沙还将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开放交通、城管等领域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试验场景,支持运用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进行创新性应用,招引一批创新型企业。
产学研用金聚势,全方位升级创新生态
以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为契机,南沙将全方位升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打造大湾区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大会现场
目前南沙形成了以越秀iPARK为启动区的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以香江国际科创中心为载体的独角兽牧场两大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域,集聚了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业务范围覆盖人工智能芯片、基础软件算法、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现场,南沙区工信局发布了《广州市南沙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围绕算力、数据、算法三大核心要素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具体涵盖算力补贴、数据交易奖励以及大模型研发支持等多项有力举措,旨在通过构建“全周期+精准化”扶持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州南沙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规模5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也在当日完成签约。该基金将依托“省级资本+区级国资”联动机制,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金融赋能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在产业载体方面,南沙将支持庆盛先行启动区块、明珠湾片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在人才引育方面,南沙将积极推动产业人才聚集,南沙将联合科研机构、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将用好用足“国际化人才特区9条”“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等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创业团队落地南沙。
在技术创新方面,南沙将加快推动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其中将支持区内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在多模态智能、决策智能、类脑智能、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创新,依托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形成面向市场的产品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在会上宣布成立,聘请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杨强教授、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须成忠教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肖侬教授等顶尖学者和腾讯云副总裁王亚晨、华为人工智能领域解决方案总监安宝磊等企业高管,为技术攻坚、生态共建、政策制定提供智库支持。联盟理事长倪明选为两委会专家颁发聘书,标志着“学术+产业”双轮驱动的智力网络正式成型,助力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国际前沿。
文、图|记者 冷霜 通讯员 李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