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2025年05月12日16:20:31 科技 9782

近期,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的热议焦点莫过于“规范”二字。从行业浮夸之风到政策监管落地,从企业宣传乱象到消费者认知偏差,一场围绕“辅助”本质的讨论正逐渐深入。

结合个人体验与行业观察,喵哥认为,唯有将“规范”刻入技术推广与宣传的基因,才能避免智能驾驶沦为危险实验,真正守护出行安全。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行业现状:从“天花乱坠”到“规范警钟”

今年3月,当行业沉浸在“全民智驾”“技术平权”的狂欢中时,我已多次表达担忧。彼时,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将尚不成熟的技术包装成“颠覆性革新”,甚至以“自动”替代“辅助”概念,刻意模糊能力边界。

这种“五分能力吹七分”的浮夸风,不仅误导消费者,更埋下安全隐患。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所以喵哥每次在试驾时,始终紧握方向盘、紧盯路况,即便车企宣称“解放双手”。原因无他,技术仍有局限,而生命无法“重启”。若我们消费者因过度信任宣传而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规范必要性:安全底线不容妥协

宣传需回归本质:强调“辅助”而非“替代”。智能驾驶的核心价值是“辅助”——减轻疲劳、降低风险,而非取代人类驾驶。车企若以“自动驾驶”之名淡化人为责任,无异于鼓励危险行为。

反观沃尔沃等企业,虽技术领先却保守宣传,恰体现对安全底线的敬畏。这种“五分能力只说三分”的克制,值得行业深思。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ota升级须慎之又慎:慢即是快

近期工信部对ota升级的严管,可谓及时雨,技术迭代不应以“速度”牺牲“稳定性”。强制企业充分测试、逐步推送,看似放缓节奏,实则避免“带病上路”,倒逼行业回归技术深耕。能力不足者被淘汰,优质方案得以沉淀,最终受益的是用户与行业。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消费者认知:清醒比“依赖”更重要

面对车企营销攻势,消费者需保持理性,喵哥曾将搭载智驾功能的车辆交给家人使用,却因担心其误解技术边界而拒绝放手。

所以普及教育的真的很重要。要认清能力边界:智能驾驶仍依赖传感器、算法与地图,复杂路况(如暴雨、修路)可能超出其应对范围。  保持驾驶主体责任:手备方向盘、眼观路况,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的态度。  警惕“伪科技”噱头:选择技术成熟、宣传务实的品牌,远离夸大其词的“画饼”。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政策与行业未来:从无序到共生

政策监管的介入,为智能驾驶辅助划定了清晰赛道。一方面,规范宣传杜绝误导,ota严管提升质量;另一方面,行业洗牌加速,技术实力弱的企业将被淘汰,头部企业则需以更安全、可靠的产品赢得市场。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长远来看,智能驾驶的健康发展需多方协同:  企业:摒弃“唯销量论”,以安全为创新前提;  监管:动态完善法规,平衡创新与风险;  消费者:理性看待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  

智能驾驶辅助终于正名了!喵哥早就劝过大家,是辅助!不是自动 - 天天要闻

最后

智能驾驶辅助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车、路更默契地协同,而非制造新的危机。当“辅助”被正名,当“规范”成为共识,技术才能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成为安全的伙伴而非危险的源头。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都值得走得踏实。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