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2025年03月30日19:30:23 科技 2642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 天天要闻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 天天要闻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近来,国内外多个智能体产品密集发布,标志着智能体技术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已在考虑智能体的下一步进化——让各具所长的“机器人”能协同进化,为人类完成更复杂艰巨的任务,比如科学发现、社会互动模拟等。

今天举行的“通用群体智能学术论坛”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认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极具潜力和活力的研究方向,群体智能既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目标,也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有效路径之一,“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文明,通用群体智能即将赋能千行百业”。

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在经历范式变革,通用群体智能已成为抢占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的一个重要技术选择方向。上海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要通过推动通用群体智能的系统攻关,筑牢相关理论与生态基础,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跨越发展,为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体系奠定基础。

未来通用群体智能或将媲美人类社会

为何大模型出现幻觉似乎难以避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吴文峻看来,这与基础模型的局限性有关。“无法与环境交互的基础模型就好像‘缸中之脑’,要与环境互动才能消除幻觉。”他介绍,当大模型与信息系统交互就发展出软件智能体,而与物理环境交互就是具身智能体。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 天天要闻吴文峻教授在论坛上做报告

当教育、医疗、自动驾驶、工业等领域的智能体越来越多,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已意识到,将它们有效组织起来,将大幅提升智能体解决复杂任务的能力。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白磊在报告中提到,群体智能目前已获得产业界关注,并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未来通用群体智能或将可媲美人类社会”。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 天天要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白磊

过去一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通用群体智能的能力分化、认知融合、动态组织和协同进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多项进展。例如,他们开发的科学群体智能已表现出超越人类专家的水平——化学反应优化多智能体系统让某创新药物前体的合成反应在催化剂用量降低10倍的同时,产率提升20倍。此外,他们还研发了通用大规模智能体社会模拟平台oasis,对羊群效应、留言传播等多种社会现象进行模拟,可支持百万量级智能体的交互模拟。

吴文峻提到,目前群体智能已从最初的“群而不智”,向基于生成式ai的通用群体智能发展,将逐步形成具有自适应性的“机器人社会”,“将来一个人类操作员可以同时指挥很多无人机,它们大多会自行根据任务和周围环境自动做出决策,只有少数无人机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与人类操作员对话寻求帮助”。

从“踩死蚂蚁”中学习自然界群体智能

当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智能体越来越多,“机器人团队”的规模将可能从几个、几十个,发展到成千上万个。如此大规模的智能体该如何协同?这可能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框架。

当群体中的智能体数量不断增加,基于语言大模型的多智能体系统已经显现出一系列局限性,如通信效率遭遇瓶颈、协同决策复杂性骤增、资源消耗失衡等。南京大学高阳教授在报告中列出了多智能体失效的案例,比如在一些救援任务中,无人机群因算力不足、通信障碍,导致部分智能体与群体“失联”,未能按既定目标完成任务。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智能体协作或许要向蚂蚁学习 - 天天要闻南京大学高阳教授在论坛上演讲

高阳认为,学习自然界中群体智能的组织方式,将会给人类带来启迪——如果不小心踩死几只蚂蚁,整个蚁群并不会受影响,它们只需通过局部调整,就能继续推进搬运、觅食、筑巢能任务。“蚁群群体智能所具有的分布式决策、自适应和快速重构等特征,或许正是值得借鉴的。”

数万只候鸟迁徙、几十万条鱼类洄游……这些群体架构如何组织?内部通信如何进行?在高阳看来,这些群体智能具有群体易扩展、任务自分配、交互低复杂、容错自适应等特点,“即使智能个体能力较弱,也可能通过适当的群体组织,达到更强的能力”。

不过,当前通用群体智能还缺乏一套统一的理论基础。高阳认为,应尽快构建起机器人世界的“通用语”,让智能体之间实现协同协商,从而实现能力“涌现效果”。例如,让不同领域的“医生智能体”通过协作投票、交流意见,并整合多轮讨论结果,最终实现更好的诊断推理能力。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科技金融:“扫一扫,千万到手” - 天天要闻

科技金融:“扫一扫,千万到手”

5月22日,“金鱼嘴·机构日”金沙江联合资本·AI+智能硬件专场在南京金鱼嘴基金大厦举行。参加路演的9家企业覆盖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医疗健康设备等领域。今天,记者走进全国首个基金特色街区——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源码资本、毅达资本、华映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标识铺满一整面墙,另一面墙上则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苹果iPhone 17 Pro Max - 厨师cook做到了! - 天天要闻

苹果iPhone 17 Pro Max - 厨师cook做到了!

苹果iPhone17系列塑料模型的第一个上手视频。这是接近最终的设计。iPhone17的外观将会是这样的。左边有三个摄像头,LED闪光灯、麦克风和骗子位于最右边的角落,可能是为了给独立显示面部识别腾出空间。这个音量键、电源键、操作键和无用的
安卓16对智能手机手电筒亮度将可调节 - 天天要闻

安卓16对智能手机手电筒亮度将可调节

安卓 16 QPR1 Beta 版推出,带来诸多精彩功能,未来版本可能还会有更惊艳的升级,其中一个可能就是 “手电筒亮度调节” 工具。也许很快,用户就能控制设备闪光灯的光强度了。谷歌为推出此功能筹备已久。
特朗普对苹果和三星说:要么在美国制造,要么支付25%的关税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苹果和三星说:要么在美国制造,要么支付25%的关税

唐纳德・特朗普正力促苹果、三星等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将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生产环节迁回美国。他警告说,若不照做,就会对其产品征收 25% 的进口关税。特朗普先是通过其 “真相社交” 平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后又在椭圆形办公室的简报会上重申了一遍。
小米重磅发布,又“史上最强”!收入、盈利均创历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卢伟冰介绍小米AI布局 - 天天要闻

小米重磅发布,又“史上最强”!收入、盈利均创历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卢伟冰介绍小米AI布局

每经编辑:陈柯名,黄胜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业务分部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
全链条打击 政企共治多部门联合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 天天要闻

全链条打击 政企共治多部门联合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共享单车是当下方便市民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但车身上被张贴喷涂的非法小广告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秩序,而且小广告的内容往往与诈骗、涉黄涉毒、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一旦轻信很有可能遭受财产损失或陷入违法犯罪陷阱。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会同市交通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强化对共享单车小广告的执法检查,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