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马嘉豪
7月30日,移动源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会上,国内首部移动源绿色低碳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2017-2022年国内的环保信息公开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移动源绿色低碳政策、法规、标准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源绿色低碳发展报告(蓝皮书)》首发仪式。中国汽研供图
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绿色汽车与低碳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由总报告、政策篇、标准篇、技术篇、热点篇、数据篇六部分组成,分别从发展概况、政策法规、绿色低碳技术、研究热点、远程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研讨。
移动源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现场。中国汽研供图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排放量和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报告指出,移动源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污染物控制技术的进步,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能促进节能降碳技术的进步。
此外,车用空调制冷剂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成为重要排放源,急需加快构建管控标准和激励政策,推动温室效应低、低温制热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制冷剂技术研发和应用。同时,在汽车行业开展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控,需加快基础数据库、核算模型及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并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碳排放供应链管控体系。
报告还指出,大数据技术将成为我国移动源监管的重要手段。此外,通过大数据挖掘,还可识别高排放车辆、黑加油站点、数据篡改行为等,为“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体系提供支撑。
据介绍,中国汽研在碳排放核算研究、绿色低碳测试评价、移动源绿色低碳大数据监测与应用、下一阶段标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非尾气颗粒物排放测试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投入大量资源,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