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2023年09月28日12:31:05 科技 1771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这个惊喜冲上热搜后,引发了科技圈和娱乐圈的尖叫!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不少人感叹,华为的此次操作真是绝配。


一个中华有德,一个是中华有为,德华为者得天下。


此次,华为推出了高端品牌的非凡大师系列。


像黄金智能腕表、智慧屏、智能耳机、眼镜、手表等。


当然,最令人振奋的,还是鸿蒙原生应用的全面启动。


这意味着,鸿蒙以后再也不需要依赖安卓系统


华为穿过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这次的涅槃重生。


而这次合作的背后,藏着这三个不可忽略的信号。


1


刘德华和华为,都在表达同一种态度


一位艺人,面对商业合作,并不完全取决于代言费,也考验合作背后的意义。


从艺人与品牌的合作看,无非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艺人与品牌合作后,艺人翻车成了劣迹艺人。


不论前期宣传得多卖力,品牌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内终止合作。


第二种,艺人在接代言前,团队没花时间,去了解品牌的风险隐患。


随着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之前没发现的风险,直接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等到爆雷后,艺人才后悔莫及,跟着受损失的,还有很多消费者。


第三种,艺人和品牌都经历了各种阻碍,从前期的不被看好,到一鸣惊人。


这种合作,无疑是天作之合。


很显然,刘德华与华为的合作,属于第三种的双向奔赴。


华为的艰难,还得从2019年说起。


当年,美国以“网络安全”为由,将华为及70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禁止美企向华为提供技术和产品。


另外还规定,只要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含量超过25%的企业,都必须经过美国的同意,才能跟华为合作。


这项规定,直接掐住了华为的两个要害。


华为无法再购买高通的芯片。


华为无法再使用安卓系统。


而华为的海外市场,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华为不得不启动“备胎”计划。


绕过美国,依靠旗下的海思公司,来设计麒麟芯片


虽然麒麟芯片跟美企技术尚有差距,但至少让华为勉强活了下来。


可接下来,美国又来了一番更恶心的操作。


他们知道全球能生产顶尖芯片的公司只有两家,一家是韩国三星,一家中国台湾的台积电


三星和华为是竞争对手,不可能跟华为合作。


于是,美国便下令,禁止台积电给华为提供技术支持。


华为在最艰难时期,不得不壮士断腕,卖掉旗下的“荣耀”丢车保帅。


没多久,美国又在5g领域,对华为往死里整。


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华为,依旧选择了咬牙硬挺。


1500多个的漫漫长夜,华为不仅在5g领域拿回了主导权。


麒麟芯片、鸿蒙系统,也彻底绕开了美国的黑手。


刘德华同样如此,在演艺生涯的很长一段时间。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他一直是那个“我不是天生会演戏……我努力,你慢慢接受我”的“笨小孩”。


但刘德华就像根定海神针,十年如一日的勤奋。


都说演艺圈大浪淘沙,可刘德华出道至今,火了整整40年。


成了大众心中,无可争议的完美偶像。


所以,不管是刘德华的德艺双馨,还是华为的涅槃重生。


都在表明同一种态度: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2


不是天生非凡,而是敢于非凡


刘德华参加华为发布会,冲上热搜后的第二天。


一条“刘德华站华为为何被看作生死约”的帖子,再次冲上热搜。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有媒体人表示,刘德华此次力挺华为,绝非商业代言那么简单。


这次合作的意义,更像是一次“生死约”。


刘德华相当于赌上了自己的未来。


要知道,华为这家公司,跟国内的其他公司都不一样。


华为从2019年至今,美国对它各种无理由的打压,就一直没停过。


这也不难理解很多企业,为了利益不受损,在美国的胁迫下,不得不放弃与华为合作。


这其中就包括不少的西方品牌。


因此,不少人表示,刘德华站华为,很可能会丢掉不少西方品牌的商业合作。


刘德华早已到了退休年龄,只要他想,完全可以陪家人,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而他却选择,继续冲在最前锋,敢于为华为代言。


都说一个人当下的选择,是过去多年经历的投射。


这其实是刘德华出道40多年,一直以来的做派。


哪里有捐赠救灾,哪里就有刘德华的身影。


而真正让我动容的,是博主@知书少年果麦麦,讲的一个故事。


时间回到2008年。


当时两岸三地的明星,都在争相为奥运会献歌。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于是,官方联合100多位艺人,共同参与录制了家喻户晓的《北京欢迎你》。


在这100多位艺人中,有众多一线明星。


可唯独没有刘德华。


按理说,这么大的活动,不可能跳过刘德华这位天王巨星。


后来才知道,是刘德华主动选择不去的。


刘德华表示,大家都在抢奥运会,没人跟我抢残奥会。


是的,刘德华拒绝了奥运会的风头。


他义无反顾地为残奥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他亲自参与词曲创作,写了一首歌《Everone is No.1》。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翻译成中文:人人都是第一名。


这是刘德华自己拿出150万,创作作的一首歌。


在这首歌的MV中,他饰演一位身残志坚的运动员。


刘德华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每天都要用绷带缠住左小腿,一吊就是7小时。


一天练下来,他的左腿经常痛到抽筋。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有记者问他为何这么做,刘德华坦言道:


“大家都很了解奥运会,却很少了解残奥会,但残奥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实更令人感动。


都是为国争光,为什么就没多少人,关注残奥会呢?”


刘德华此次站华为,虽说不上是真正的战场,但也不亚于一场“生死之战”。


他为了民族品牌的崛起,刘德华“无惧生死”。


就像刘德华在发布会现场所说:“不是天生非凡,而是敢于非凡”。


3


华为绕开卡脖子,

跟我们普通人有多大关系?


华为事件,看似是一部手机的爆火。


看似和我们普通人没关系,但它很可能决定着,你付出同样努力,获取的收入完全不一样。


华为的麒麟芯片强势回归,说明高端市场不再被苹果和三星垄断。


华为的鸿蒙手机系统启用,说明高端市场,不再是苹果和安卓说了算。


这意味着高通慌了、苹果慌了。


它们过去在中国躺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苹果只需掌控好核心技术,计算好市场份额


苹果就能吃肉,而中国的代工厂辛辛苦苦,只能喝点汤。


就拿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来说。


2012年,富士康在河南建厂。


10多年时间,苹果的销量不知翻了多少倍。


可在富士康上班人的工资呢?基本没多大变化。


很多底层员工一个月的收入,依旧很难买得起,一台新款的苹果手机


苹果手机成本400美元,要卖到900美元。


可代工厂成本只有5美元,不到2%。


这5美元,要分到这么多人手里,又能有多少呢?


以前,我们国产企业的产业链,是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但现在,华为绕过美国的重重关卡,终于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华为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它的市场份额,要发生改变。


市场份额的改变,意味着整条手机产业链也要改变。


就拿华为最新款的Mate60系列来说。


刘德华与华为双向奔赴,称为“生死约”: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它至少可以从苹果、高通、台积电等手里,拿回3000多亿的市场。


一台华为手机,整个零部件加起来有上万个。


整个产业链涉及到的供应商,最少有上万家。


现在华为合作的供应商,都是国产企业,这得带动多少企业的发展啊!


这么多企业要发展,自然会多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有财经博主分析,华为手机的产业链,能增加的就业岗位高达200多万。


几百万人收入稳定,意味着背后的几百万个家庭,生活有着落。


生活有着落,必然会拉动当地的消费。


就华为夺回高端市场份额,这一点,价值就不可估量。


所以,华为事件,对社会、对国产企业、对我们普通人,都是一次正向激励。


写在最后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外交官伍修权有一句经典台词:


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发展到今天,没有一步是轻松的。


任何妄图通过制裁,来阻碍中国的行为,最后只会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刘德华力挺华为是如此,华为的崛起更是如此。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王化:“传小米与徕卡终止合作”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小米王化:“传小米与徕卡终止合作”系谣言

今日有传闻称,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对此,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回应称:“上次是2023年6月1日,番茄发了个微博说小米14就是最后一代了。我转发了文案搭配的是“这就胡说了”,这次居然进阶了,来了个据报道,还有作者……我的回复也需要进阶,请大家笑纳:这还是胡说。”...
微信重大更新! - 天天要闻

微信重大更新!

7月4日,腾讯宣布微信重大更新——优化聊天记录备份。据了解,优化后,用户可以将手机聊天记录备份至外部存储设备。聊天记录还可以选择“自动备份”。
混动轿车终局首选,“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领克10 EM-P全球首秀 - 天天要闻

混动轿车终局首选,“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领克10 EM-P全球首秀

在新能源市场“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领克只卷价值,卷技术,卷产品。在此背景下,领克首款中大型豪华运动轿车——领克10 EM-P迎来首秀亮相。新车定位“智能电混四驱轿车”,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首次将高端配置一同下放至20万级主流汽车市场。这种“顶配变标配”的平权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车矩阵,全面ALL IN电动化赛道 - 天天要闻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车矩阵,全面ALL IN电动化赛道

6月30日,拥有百年底蕴的MG品牌,正式宣布全面 All in 新能源。背靠上汽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规划未来 2 年推出 13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产品矩阵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形式,轿车、SUV、跑车、猎装车四大车身类型,这场转型不仅是动力革新,更是百年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中国为全球探新路 - 天天要闻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中国为全球探新路

新华社贵阳7月6日电 题: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中国为全球探新路 新华社记者周宣妮 “很期待看到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如何从贵州工厂走向欧洲乃至世界,未来也许像我一样不会开车的人也能在AI辅助下安全驾驶。”来自塞浦路斯的巴黎政治大学学生费奥多尔·德米特连科在贵州试乘无人驾驶巴士时如此感慨。 2日至7日,在贵州的青山绿水...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军向首批车主交车,并亲手开车门 - 天天要闻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军向首批车主交车,并亲手开车门

7月6日,小米YU7正式开启全国交付,覆盖全国58个城市。雷军发文表示:今天下午,小米YU7正式交付首批车主。希望这台车,陪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你和你们,解锁更多美好体验。感谢大家的支持与信任!有多位网友发布视频和照片,今日雷军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亲手给首批YU7车主交付新车,并为他们开车门。6月26日19:00,小米首款SU...
19.58万元起售,小鹏G7正式上市 - 天天要闻

19.58万元起售,小鹏G7正式上市

2025年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这次一共3个版本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定位中型纯电SUV,主打家庭定位的5座车型,这次小鹏G7还给出了哪些亮眼的科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