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就会注意到,这两年朋友圈的热度,已经不如从前了。除了微博,几乎没有人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东西了,这和之前的热闹完全不一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这是微信面临危机的信号,是不是真的?
在微信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其媒介属性始终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当初在微信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讨论和 QQ有什么不同。毕竟QQ是我们最大的社交平台,它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也承载了太多的使命。所以,当微信一出来,大家就开始讨论了起来。玩家们一边讨论着 QQ和QQ的不同,一边对这个以社交和媒体为核心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微信中,你可以随意的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也可以就热点事件展开讨论,它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还具有媒体属性。有专家指出,微信之所以能如此火爆,是因为它的特性,并不局限于社交软件。
那时,许多人都在疯狂地转载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因为这些文章往往可以代表自己的一部分态度、观点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而且许多重要的事件也会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中产生强烈的舆论,从而快速的传播开来。
能不能被转载,就成了衡量一个公众号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送餐员被系统卡住》的帖子被很多人转载,点开自己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帖子。而这篇文章,则是对外卖平台的算法体系,与外卖小哥的现实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团配送服务的效率问题在很多用户中都有很大的争议。这一点,也吸引了美团的目光。美团自那时起就对算法系统进行了优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自身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有了质的飞跃。
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那个“羊了个羊”一出,就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轰动。第一层容易,第二层难,这样的跳跃,已经超出了玩家们的正常水平,这让玩家们更加坚定了要去挑战的决心。
在他的朋友圈里,到处都能看到“养羊”的帖子,这也引起了一场线下讨论。而像是“羊了个羊”、“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之类的文章和动态,在那个时候的朋友圈中非常普遍,大家纷纷转载,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将媒体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起来,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地方,是所有人生活的地方,也是所有人联系社会的地方。
不过时间一长,有心人就会发现,这群人的热度,已经不如一开始那么高了。当他点开自己的朋友圈时,发现除了微博上的商家,几乎没有谁会在朋友圈里随便发什么东西,有些人更是把自己的朋友圈设定成了只能看三天。
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了朋友、领导、学生、同事等多个层面的好友。因此,在发送朋友圈时,人们都会非常谨慎,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的朋友圈和所转发的公众号内容,会在不同的人眼中产生怎样的反应。
因此,现在的人们,对于自己的“朋友圈”,都会有所顾忌,不会轻易发布。即使是在大家都习惯于分享生活琐事的情况下,也会在某些群体中造成一种比较。还有人开玩笑说,我自己买了一辆新车,没人夸,但一辆车开到水沟里,就有不少人夸,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对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和对社交网络上公众话题的参与程度,似乎都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他还会降低自己的社交账号,因为现在的社交账号,写的东西五花八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之前那些被刷爆的帖子,大部分都是精品帖子,大部分人都是被帖子里的内容给感动了,然后通过帖子里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个时候,也是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好时机,所以很多人都想要转发。而且,现在的内容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高质量,大家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分散开来,没有甄别制度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因为公众号不会过滤,不会过滤,不会过滤,不会保证文章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分享欲望自然会下降。
除此之外,由于朋友圈是无中心化的模式,既没有对其进行管理,也没有对其进行筛选,更没有对优质内容的推荐机制,这就使得朋友圈逐渐变成了一个营销的阵地。渐渐地,人们看到的朋友圈内容几乎都是由微商发送的,而自己在想发送朋友圈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分组等,这给发送朋友圈带来了一定的挫伤积极性的东西,从而导致了优胜劣汰,朋友圈生态逐渐失去平衡,活跃度也随之慢慢降低。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类复杂的一面。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温暖缓慢的一面,才会出现在朋友圈中,而朋友圈中的内容都是被修饰、美化的,而不是真实的自己。而且,随着好友名单上的人越来越多,那些能代表自己观点的尖锐冲突,也就不适合暴露在众人面前,免得引起纷争,影响到自己的人脉。
于是,这些话题就被人们过滤掉了。毕竟,社会在发展,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需求。“朋友圈”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它并没有把自己固定在一个社交软件上,因此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现在,它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社交平台的重要特性,也使得人们对“朋友圈”的阵地失去了兴趣。可以说,“它”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它的失败。
而现在,朋友圈的冷清,就像是一种预兆,一种被抛弃的预兆,如果有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出现,那么这个时候,微信将会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