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揣测,平台究竟有没有大V们说的流量密码,如果有,怎么才能掌握这个可以让人实现财富自由的流量密码?
真有这个能让人财务自由的流量密码?
开门需要密码;密室逃脱有编组密码要解;就连手机我们也设有开机密码。平台流量,当然有流量密码!
很多人对流量密码一说不置可否,也有人笃信流量密码绝非虚言。
认为流量密码真实存在的人‘举例为证’。比如大V胡某某和司马某,他们随便一篇微头条或小视频,推荐量都在十万几十万上百万,单篇文章点赞几万,评论几千上万。
进入他们的主页,所说不虚。这是围绕流量密码出现的‘大V论’。不敢苟同。
理由是——名人名流来平台前,已经成名,比如胡某某,人家自己说的,不但在国内有庞大粉丝群,就连国外一些著名媒体也主动关注他。胡某某退休前曾经是某官媒总编辑。
自身有庞大粉丝,入驻平台后,新老粉丝在此‘会师’,老胡一发文,粉丝立即‘圈阅’,这是自带流量,加上平台的‘推波助澜’,可不就是流量大王嘛。
最典型是那些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明星,几个字一张照片,你看吧,几十万围观(阅读)、几万十几万点赞,几十分钟而已。评论多的你十几下拉不到底。
这也是网红
这就是名人效应。平台是商业机构,商业逐利无可厚非,产品做广告还请名人名角出镜代言呢,平台请名流站台引流,当然也是情理之中。
名人名流有自带流量的‘体质’,平台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与流量密码无关。这个说法客观吧。
再来看看总让人狐疑的另一种现象,为什么会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蹊跷时有发生?
比如,一篇精心打磨的文章或问答,洋洋洒洒几千字,结果推荐量少得可怜,阅读量更是惨不忍睹,经常在个位数十位数徘徊,过百位数的阅读,都会刺激一下心脏。
可是奇怪的是,随手一篇家长里短的小文,甚至语言逻辑混乱,标点符号都懒得校正,随手一发,成爆款了。
这‘一冷一热’的际遇,在头条有过一年以上奋发图‘钱’的友友,都或多或少体验过这样的‘冰火两重天’。包括我。
于是神经兮兮想,随手写出来的这篇‘爆文’,是不是误打误撞开启了平台的流量密码?
一阵顺藤摸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照样还是不忍目睹的个位数十位数拉锯。
无数次摸索,碰壁,绕着走;再碰壁,再绕行。这才有了后知后觉,流量密码——不是数字组成的,而是一些技巧和感悟。
比如一篇文章发出去后,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后,再发一篇微头条,或者问答。有时间的话,我是微头条+问答双重引流,偶尔也用小视频刺激几乎一动不动的‘推荐量’,确有复活当天头篇发文推荐量和阅读量的效果。
当然,不是绝对的。
另一个‘感悟’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你天天日更不止,平台看到你的努力,但又不能‘开后门’,于是会把你以前某篇爆文继续推荐给‘路人’或粉丝。很多人和我一样,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好文章经得起时间打磨。
其实可能真错了。你换个角度想,这会不会是平台同情你抓耳挠腮老是憋不出来东西,用这种方式暗示你启发你,可以再写类似内容的文章?别人有没有这样的尝试不知道,反正我试了——几乎屡试不爽。
就比如几天前这篇《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你知道怎么自救以及保护一家老小周全吗》的文章,类似的体裁,我很早就写过,第一篇就是小爆款,单篇收入喜人。之后没想过再写同类的文章,怕重复。
前段时间又进入低流量瓶颈期,挖空心思也还是止步不前,这时候发现那篇文章又开始有阅读量,连续几天不断,这使我有所悟。于是换个角度再写这方面的文章。又是爆款。
有心人可以翻翻我这方面的文章和问答,少说6篇以上,推荐量每篇都不少于十万,有一篇上百万,阅读量也高,关键是完读率高,别小看这个完读率,完读率是千字单价高低的关键指标。
当然,这个‘流量密码’是我的个人揣摩,也可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分享而已。
说到这里,再啰嗦几句关于千字单价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单价高低和互动量多少有关,但经常又是,明明阅读量很大,为什么单价很低?
这可能是‘完读率’太低的缘故。注意数据出来后的‘完读率’指标,几万阅读量的文章,完读率如果只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三十几,那单价不会高,一毛钱两三毛钱,甚至几分钱很正常。
单价高低通常可以这么去判断。收藏量大,说明这篇文章有质量,值得粉丝收藏以后重读,而且阅读量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也是粘性粉丝保有量的途径。
转发和分享量大,这是形成爆文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
点赞多,不一定是优质文章,可能就是别人礼尚往来得随手一戳,误点都可能,这是‘虚假繁荣’。
评论是提高单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评论,说明读者看完了,完读率高,又有评论互动,单价‘噌’一下就上去了。
收藏、转发、分享、完读率和评论,这是千字单价高与低的关键所在。
有人经历过或尝试过上面这些道道吗?有没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