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2021年09月14日19:17:05 科技 1320

个人原创,侵权必究

互联网企业算得上科技企业吗?有一条评价美团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个看似伪命题的问题,却在各大论坛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细思极恐!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 天天要闻

来源于网络

这个在科技领域一眼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为什么却又无时无刻给人一种相互割裂的感觉。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实战数字化认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肯定不能背这个锅,那么有且只有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者了。

没有国家支持,哪有资本的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长出一个小翅膀,就能飞得更高”这是小米的雷军在创业和投资论坛上的发表的一句名言,至今成为了很多人引用的创业金句。有点讽刺的味道,也不必介怀,这个更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们。反之,为什么会有风口,改革开放30年,互联网产业发展22年了,都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没有国家支持,哪有资本的风口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 天天要闻

来源中商情报网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衷和价值

互联网企业追求市场,追求效益,为股东创造利益这些都无可厚非。而且很多互联网企业把这些作为企业价值观,例如:像阿里巴巴价值观“新六脉神剑中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美团企业的价值观中的“以客户为中心”;新浪的价值观“以客为尊”等等。

很高兴我们依然能够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的对象,确实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们除了客户的称呼以外,在大数据的背后,10亿多的网民还被称呼为一个个的流量,通过淘宝、微信、抖音等等应用串联成为每家互联网企业的私域流量,而且以此构建了人为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衷是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打通流量壁垒、打破信息孤岛是互联网企业初衷和价值,如今的做法却更像是互联网企业的“私人流量”。

偏离技术初衷的价值

再回到互联网企业算得上科技企业吗?这个问题上。

第一点技术价值,互联网技术对于APP和小程序端口的研发应用,数据库的编写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明及运用。对于传统企业经营、生产和生活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点商业价值,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更应该帮助传统的企业进一步了解产品、了解用户、了解现状,进而为企业切实解决如何提升运营现状、目标客群在哪里、与竞品的优劣势、企业经营中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的问题,展现互联网技术的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第三点社会价值,互联技术产生的不同维度的大数据,很多时候又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产生直接联系或者锚定那个特定的行业。例如热点新闻排行、出行大数据、销量排行榜等等,勾勒出的是群体的喜好和行业发展方向等。它确实能引导和指导企业和个人如何生产、生活。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 天天要闻

互联技术还是高科技技术,如上所说。被划分为非科技技术,这个锅技术本身不背。

依仗垄断地位和“私人流量”,利用“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版权垄断”“数据安全”等等经营手段为一己私利,损害整个行业甚至盯着老百姓的菜篮子妄图把资本的一套“把猪养肥了再杀”理论,奉行到各行各业,从这里看互联网企业更像是营销公司、服务企业,哪有科技企业的样子。说是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是为资本不择手段的负责,难怪中纪委说狠话“不要妄想大而不倒”,难怪前人行行长周小川批“赢者通吃”。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人民网甘心为华为带货,都是在国家政策长大的,因为华为5G技术、芯片技术、自主鸿蒙操作系统等等,切切实实的为行业、甚至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1.部分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取向有没有错?

2.互联网企业什么时候能回归科技的初衷?

欢迎留言讨论!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