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来首次发现!还未成年受保护,警方却将其当场射杀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环球网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称冰岛西北部的一个村庄里面竟然出现了一头北极熊

虽然冰岛气候寒冷,但是北极熊却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它们在冰岛出现的记录非常少,从9世纪以来只有600次,而上一次冰岛发现北极熊的踪迹还是在2016年。

彼时这头北极熊闯进了一个老妇人的家里翻垃圾桶,似乎想要找什么吃的。

老妇人发现家里来了一头北极熊之后被吓坏了,她将自己反锁在了楼上的一个小房间,并且联系上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

当时有很多本身住在附近的居民都跑去别的地方避暑了,所以老妇人孤立无援,情况让人担忧。

很快当地的警方收到消息之后就赶到了老妇人生活的地方,发现北极熊活动的地方似乎都在老妇人生活区的周围,于是将这头北极熊射杀了。

事情传出来之后,一时之间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说什么的都有,毕竟北极熊也是在当地受保护的动物。

但是当地的自然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安娜・斯维因斯多蒂尔表示,其实北极熊并不属于岛本土动物。

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在冰岛,是因为天气变热之后会产生很多浮冰,它们偶尔会从格陵兰岛搭乘浮冰漂流到冰岛上岸。

虽然北极熊在当地也是受到保护的动物之一,但是当地的法律还规定如果北极熊对人或者饲养的牲畜产生了威胁,那么警方也有权将其击毙。

后面业内的学者对这头北极熊进行了研究,发现它还未成年,体重在300斤到400斤之间,后续还会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

其实北极熊伤人的事情非常少,但也有业内的额专家指出,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北极生物的栖息地丧失,所以很多北极熊因为饥饿来到了人类的住所。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倒是也不能保证北极熊就完全不伤人,所以还是要做好防范。

那么真的有必要为了防范北极熊而直接将其猎杀吗?

«—【·应该因为私人判断射杀北极熊吗?·】—»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成年之后就会长成一个“大个头”,雄性北极熊体重通常在700斤到1400斤之间,雌性相对较小,体重在300斤到600斤之间。

北极熊拥有一身洁白如雪的毛发,这是它们在北极冰天雪地环境中的完美伪装,另外,北极熊的皮肤其实是黑色的,这样有助于它们保持体温。

北极熊的眼睛又大又圆,视力极佳,能够在茫茫冰原上敏锐地发现猎物。

其鼻子非常灵敏,嗅觉能力是狗的7倍,所以就算和猎物相隔甚远它也能够闻到对方的气味。

北极熊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宽大,这使得它们在冰面上行走、奔跑和游泳时更加稳定。

它们的爪子又长又锋利,如同尖锐的匕首,不仅可以帮助它们捕捉猎物,还能在冰面上挖掘洞穴。

北极熊是非常出色的猎手,主要以海豹为食。

它们通常采用伏击的方式捕猎海豹,当海豹在冰面上休息或呼吸时,北极熊会悄悄地靠近,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发动攻击,用锋利的爪子和强大的咬合力制服海豹。

它们的前肢宽大,像桨一样划动,后肢则起到控制方向的作用。游泳不仅是它们寻找食物和迁移的方式,也是逃避天敌和恶劣环境的手段。

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附近的海域和岛屿上,包括加拿大、格陵兰岛、挪威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逐渐减少,北极熊这些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

它们不得不随着海冰的变化而迁移,寻找更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一些北极熊甚至被迫前往人类居住的区域,这也增加了它们与人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北极熊具有相当高的智力水平,这在它们的生存和捕猎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捕猎的时候它们会观察海豹的活动规律和呼吸孔的位置,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伏击。

有时候,它们会用爪子捂住自己的鼻子,避免呼出的热气暴露自己的位置。

当一只海豹在冰面上休息时,北极熊会尽量将自己的声音收敛起来,还会利用周围的地形和冰堆作为掩护。

如果海豹察觉到危险并跳入水中,北极熊会迅速跑到冰面边缘,等待海豹再次浮出水面呼吸,然后再次发动攻击。

除此之外,北极熊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随着海冰的减少,一些北极熊开始尝试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它们学会了翻找人类的垃圾桶,甚至捕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这种适应能力表明它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北极熊是国际上公认的“易危” 物种,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北极熊。

而此次冰岛警方射杀北极熊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核心问题在于是否应该仅仅因为主观判定北极熊有威胁就将其射杀。

从警方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决定似乎是出于对人类生命安全的考虑。

当时,北极熊距离避暑别墅很近,老妇人受到了惊吓,并且现场情况让警方认为北极熊对人类构成了直接威胁。

然而,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北极熊是受保护的濒危物种,每一头北极熊的生命都非常珍贵。

仅仅因为主观判定有威胁就将其射杀,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杀戮。

北极熊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只是出于本能地寻找食物,并没有主动攻击人类的意图。

其次,在决定射杀之前,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更温和的措施,如转移、驱赶等。

虽然环境署拒绝派人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使用麻醉枪将北极熊麻醉后再进行转移,或者通过制造噪音等方式将其驱赶离开人类居住区域。

冰岛警方射杀北极熊的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北极熊生存面临的困境,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深刻思考。

在保护人类生命安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命权,寻找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参考:

环球网《美媒:冰岛8年来首次发现野生北极熊,警方认为其构成威胁将其当场射杀》20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