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2025年06月14日22:20:25 科学 1605

5月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平辗转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城市努库斯,参与同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的科研合作。他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奔赴这个位于咸海附近的城市。这次,王平和同事们带来了两样“宝贝”:盐生植物种子和光伏技术。

咸海处于亚欧大陆腹地,地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类活动用水激增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咸海快速萎缩,面积已缩小90%以上。水岸线严重后退,土壤盐碱度升高,干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咸海成为令人痛惜的“中亚之泪”。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 天天要闻

这是2021年9月29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拍摄的干涸的咸海湖床。新华社发(扎法尔摄)

咸海生态危机不仅造成水资源短缺,裸露的湖底还形成巨大的露天岩层,成为沙尘暴、盐尘暴来源,波及范围极广。荒漠化、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叠加,给周边中亚国家生态和经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2010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察咸海后说,咸海干涸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

多年来,通过联合科学考察、盐碱地治理、建设节水棉田示范区等多种形式,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科学家一直合力探索咸海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

“缺水、土壤盐渍化、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配套体系,都是制约中亚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难题。”王平说。此次重返努库斯,他和同事带来一批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植物种子,包括盐角草、盐穗木、梭梭、灰绿碱蓬等十余种,希望在当地实验室培育成功后,广泛种植到咸海周边,为盐碱地治理、改善生物多样性、减少盐尘暴带来新希望。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 天天要闻

6月3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镇的咸海国际创新中心试验示范园区内,当地农户在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合作共建的“光伏+生态”盐生植物园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王平还告诉记者,几个月前,新疆生地所已经把大约1.5吨盐生植物种子运到塔什干,用于两国专家正筹备共建的盐生植物园。“这些种子不仅将直接用于盐碱地改良、生态恢复,还将为当地植物多样性储备、研究和开发打下基础。”

“今天阴天,适合田间工作,争取完成这片盐生植物试验示范田的滴灌。”在另一座咸海边小镇穆伊纳克,王平和同事蹲在田间安装节水的滴灌系统,并指导当地合作团队架设和使用光伏板,以便利用光伏发电为盐生植物灌溉系统提供电力。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 天天要闻

这是6月3日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镇的咸海国际创新中心试验示范园区内拍摄的光伏自动反冲洗灌溉水过滤系统。(受访者供图)

最近两年来,中国科研人员一直在咸海周边推进“光伏技术在咸海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集成、试验与示范项目”。在努库斯,新疆生地所和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去年开展“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项目,通过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光伏发电和智能水肥一体机,实现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得棉花产量提高了两倍以上,同时成本和用水量显著下降。

中国专家的实干精神、中国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让许多当地农民和农业专家赞叹不已。当地议会官员特意致信感谢新疆生地所,并表示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乌方出资扩大试验示范区的面积。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 天天要闻

这是新疆生地所和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在努库斯合作的“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田。(新疆生地所供图)

“咸海生态危机是中亚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沙罗菲丁·图拉加诺夫说,乌中两国在咸海生态治理方面的合作已见实效,中国贡献令人钦佩。“这不仅关乎咸海生态治理,也是改善民生、增强信任的务实体现。通过共同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我们不仅是在努力恢复咸海地区的生态,更是在为整个中亚地区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策划:倪四义 韩墨

记者:张代蕾 李奥

统筹:孙浩 张远 王雅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