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大块淤青,医生也束手无策,最后,她选择成为“植物人”

本书一共由8个故事组成,其中《植物妻子》这篇故事可以说是《素食者》的前传。

在《植物妻子》中,女主逐渐变成了一株植物,作者韩江曾在采访中说道:“看完这个故事后,才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我一定要再好好利用这个形象。”

于是就有了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素食者》,也让韩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

尽管都是变成一株植物,在《素食者》与《植物妻子》中,理念也是不同的:

《素食者》先是通过“吃素”这样一件小事引出争吵、流血事件、疯癫争议之后,将女主推向极端,几乎是用所有的外力,将女主逼成了一株植物。

用韩江自己的话来说:《素食者》中的英惠认为素食主义是一种不对任何事物造成伤害的方式。食肉象征着人类的暴力,此世的暴力,她选择以谨慎的素食主义,来清除自己身上的那种暴力。

而《植物妻子》是以女主丈夫的视角展开的,没有任何冲突对立,在丈夫一次次的忽视中,突然意识到妻子身上出现多处淤青,即使妻子病了也腾不出时间陪伴,反倒是妻子成为一株植物后,丈夫才开始悉心照料。

在文中有一节是女主写给妈妈的一封信,提到自己不愿像母亲那样,一辈子困在小村庄中,出因此她远离了故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攒下积蓄,向公司提出辞呈,准备周游世界,却爱上了现在的丈夫,定居了下来。

妻子站在阳台处,感受着太阳,向往着土地。

可是城市之中,处处都是钢筋水泥,依旧臭烘烘脏兮兮的雨水。

于是她的身体发生变化,器官消失,生长成为一株植物,甚至诞下了果实。

在这篇故事中,妻子并不是为了清除自己身上的那种暴力,而是向往自由。

广袤的大地、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都是作为一株植物需要的,也是妻子所向往的。

但她最终也没有回归土地,而是被丈夫养在花盆中。

尽管如此,她作为人的时候,被忽略;成为植物后,却得到了丈夫的悉心照料(爱?)。

关于最后生长出来的果实,我不晓得这是暗喻着一人一绿植重新诞下感情的结晶,还是在表达植物通过种子的传播,生生不息、自由自在、顽强生长?

感觉后者更为合适,尽管妻子的果实都被丈夫重在了周围的花盆里,但家里总会有种不下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回归大地,重归自由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