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应!事关核酸检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1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介绍,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重要手段,是评估疫情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前提。“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核酸检测最新要求

  • 二十条优化调整措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做出明确规定,“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要严格落实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 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时,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 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 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

  • 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核酸采样点布局

  • 一是要科学精准优化采样点布局,对采样点实行网格化设置管理,覆盖辖区服务人群。

  • 二是要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所有核酸采样点信息,建立和完善电子地图,并及时更新,方便群众查询并就近就便采样。

  • 三是要合理安排采样时间,优化采样人员班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灵活错时错峰提供采样服务。

  • 四是各地要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的监测,密切关注群众检测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较高的社区或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供给。

只有密接需要集中隔离

  •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介绍,今后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需集中隔离。

  • 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在取消对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后,再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

关于“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备受关注。此次优化调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 一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等级,高风险区范围仅限于楼栋或单元,跨省旅游联动管理政策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

  • 二是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有利于整治个别地区“一刀切”、层层加码,不按政策限制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的问题。

  •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这几年来遭受疫情影响的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影响。

关于“落地检”

  • “落地检”并不是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

  • 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人员在出发地核酸检测漏检,以及旅途中辗转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需要继续坚持

刚刚通报!河北新增263例无症状感染者

复兴区武安市公布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

武安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划定新冠肺炎风险区域的通告

来源:新闻联播

监制 :高锦

主编:邢东坡

编辑:薛珂

声明:“邯广新视野”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