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才是根本!去年1400名科学家从美国回国,支持祖国建设

借用葛优在经典电影中一段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兴盛离不开人才支撑,只有人才储备和蓄力充足的情况下,决定未来的科技项目才有实现可能性,所谓弯道超车的实质就是在这里。

中美博弈的关键点在科技领域,科技领域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靠什么才能持久进行下去,就是人才。在特朗普时代,美国已经开始与中国在经济、科技领域进行较量,此时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人人向往的“灯塔之国”,标榜所谓“美国梦”,而是成为华人科学家人人自危的地方,因为对华人科学家不放心,担心这些科学家学成之后,将关键技术传到中国,使得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过美国。

这就是美国社会的“向内转”,疫情过后,曾经那个自信个性人向往之的美利坚合众国已经不存在。美国对华人科学家的迫害起因归结于特朗普的一项政治行动,名为“中国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应对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说白了,美国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所谓外国,其实特指就是中国。

当时,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是第一个受到此项计划审问的人,之后最为著名的事件就是“陈刚案”,起因是2020年1月陈刚与师生一起前往中国深圳,商谈合作事宜,落地回到美国之后,就遭到美方调查逮捕,起因是因为陈刚隐瞒前往中国的行程,这一调查就是两年时间,直到今年1月份,陈刚才被放出来。

结束指控,恢复自由的陈刚对外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虽然热爱科学,但从今往后就是生活在恐怖之中”,彰显出在美华人科学家的心酸处境,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特朗普这项计划开始,在美华人科学家就受到异常关注,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监控之中,没有自由可言。

虽然在今年2月,美国司法部停止“中国行动计划”,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停止,不是结束,也就是说美国对华人科学家提防之心依然存在。拜登对中国在芯片领域展开大战,其背后关切点还是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1400名华人科学家回国搞建设,相关数据显示,仅仅去年一年就有1400名华人科学家回国,其比例相较2020年上涨五分之一,这是非常高上升比例,证明美国科研环境依旧恶劣,中国真正实现人才回流。

遥想新中国建立初期,正是大批处境优渥的华人科学家,抛弃国外生活条件,凭借一腔拳拳报国之心,新中国才在诸多科技领域扎稳脚跟,包括最为著名的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发明,中国真正屹立于东方,西方国家不敢再进行核威胁

那一批支撑起新中国科技建设的人,堪称“共和国的脊梁”,正是他们艰苦奋斗,抛弃小我,融入大我,成为时代的丰碑,中国才能稳定前进,才有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如今这1400名科学家归国,就是非常好的信号,标志着高科技精英人才回国,要进行科技建设,发光发热,人才助力下,中国发展机遇期的窗口不会停止。

曾经的中国比较遗憾的就是,人才培养出来,却被美国收割,很多人跑去美国搞研究,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扭转过来,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此消彼长,美国人才面临流失的处境,美国想要在科技领域一览众山小的时代终将过去,中国科技和人才都处在光明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