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昆虫可能也会感觉到疼痛



有证据表明,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比人类更能感觉到疼痛。

科学家们曾经出于好奇在动物身上进行了我们现在仍然认为是非常可怕的实验。

现下,对脊椎动物进行研究必须先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申请,以表明研究的价值超过了对受试者的任何伤害。章鱼和鱿鱼等头足类动物现在也开始受到同样的保护。

在神经科学家的语言中,伤害感是神经系统对有害或不愉快刺激的感受,如极端温度、压力或强烈的化学攻击。

动物(包括昆虫)对这些信号作出反应,以限制可能阻碍生存的物理损伤。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昆虫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疼痛,还是局部受伤后肢体的反应。

毕竟,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比哺乳动物复杂得多,只有少数脑细胞专门处理这些疼痛输入。特别是,它们缺乏阿片受体,而阿片受体对我们大脑中的疼痛控制至关重要。

然而,博士生玛蒂莉达·吉本斯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相同能力的更简单版本。

受伤的感觉与疼痛密切相关,但它们不是一回事。我们的身体有时可以在不改变伤害性反射的情况下调节疼痛,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过多的疼痛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例如,疼痛会在受伤害后才出现,这会迫使我们不要使用受伤的肢体。

奇怪的是,在不改变疼痛程度的情况下,也观察到相反的情况,也就是伤害感增加。

然而,我们缺乏对昆虫伤害感和疼痛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作者探索了昆虫控制伤害感的能力。

行为研究表明,昆虫可以调节有害行为。这种调节至少部分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因为介导这种优先性的信息是由大脑处理的。

作者确定了昆虫在创伤事件中产生的特定神经肽,可能作为疼痛抑制剂,类似于阿片类药物在人类中的作用。

如果果蝇反复暴露在高温下,加热后反应会变得更快。参与这种致敏作用的一些分子与在人类身上看到的分子相同。它确定了向大脑发送有害信息的方式。

即使是最著名的昆虫行为之一,雌性螳螂自相残杀,也可能揭示这个问题。

臭名昭著的是,雄螳螂对被咬掉的反应是更努力地交配。要做到这一点,雄性必须抑制它自己对攻击的反应。

论文指出:“这一证据表明昆虫没有疼痛感。然而,这更可能表明昆虫可以优先考虑其他行为需求,并在某些情况下减少有害行为。”

这反过来又指向了一种集中的反应,这反过来又使疼痛感觉更合理,而不是更少。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昆虫大脑中的疼痛,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比计算我们的反应更重要。

如果我们发现昆虫确实感到疼痛,我们真的能像对待昆虫一样对待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