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科普是谋财害命,自媒体时代科普的道德与自律

撰稿:张明徽

"疾病"、"健康"、"医学"都是时下社会和大众关注的话题,大众更需要这些领域的知识。然而把深奥的专业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大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专业,叫"科普"。

2010年,因为临床研究的需要,我要把癌症和免疫治疗的专业知识给患者讲透,每一位患者都得用1~2个小时的时间,效率很低。

2015年,在一位患者家属的建议下,我尝试着将平时给患者讲解的免疫学知识、肿瘤治疗的知识编成图文放在个人公号上,让有需求的朋友先阅读再交流。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多,多数患者看完文章后基本知识就了解了,进一步沟通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效率就提高了。


经过几年的积累,"张明徽谈免疫与新医学"公号和头条号上的原创文章、治疗案例展示越来越多。除了常规免疫学和肿瘤学的科普知识以外,还包括张明徽团队的原创研究和个人观点,形式也从图文扩展到音频和视频。


科普不但给患者带来认知上的提升,还让患者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挽回了生命。"科普是一种慈善",在这里不是不句空话。

但是医学健康原创科普并非易事,它需要全面的知识,严谨的逻辑,中和的语言,更要有利他的初心。看似是知识传播,而底层却是医学教育,健康教育,甚至生命教育。

医学科普更是严谨的教育,说的每一句话要负责任,否则就会误导大众。各行各业中,唯有医学和教育两个行业最难做,医学科普是医学和教育的综合。

这几年,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自媒体蓬勃发展,医学健康类科普成为热潮。某些企业和平台为了推广产品或流量也会"炮制"科普。

"断张取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手法都会用上去。这种"伪科普"自然蒙不了明眼人,但也会有少数人上当受骗,甚至会引发社会舆情。

科普传播也要讲"武德"。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恶意编造,无异于诈骗。转载要标明原创出处,拿来主义与偷盗无异。科普原创越来越多,自媒体创作著作权和版权意识和规则也会越来越强,因为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秩序。

欢迎大家一起来科普,坚持原创和传播原创。转载或者引用本公号的文字影像请联系公号管理员。

近日就不断接到朋友和读者的反馈,发现一些"借用“张明徽谈免疫与新医学”公号上的图文以及科研成果,不是"断张取义"就是"张冠李戴",甚至"移花接木"。

其他挪用公众号和自媒体账号展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