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来自哪里,有物理学家称,它可能来自五维空间

2021年01月05日05:05:04 科学 1630

闪电是自然界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云层与地面,或者云层与云层间的强烈放电现象,相信每个人都有见过,但当你抬头仰望那些延绵上百公里的超长闪电时,仍然觉得无比壮观和神秘,宛如天空开裂一般。

不过更神秘的是球状闪电,真实存在于自然界的圆球形状闪电,但却极其罕见,被科学家视为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截止今天,全世界只捕捉到几例,而在2020年,我国科学家成功捕捉到一例,一时之间,再次激起人们好奇心。

球状闪电来自哪里,有物理学家称,它可能来自五维空间 - 天天要闻

相传球状闪电不仅能自由移动,还具备穿了墙能力,能通过门锁窟窿而进入室内,球状闪电是如此奇异,以至于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家对它仍然一无所知,不过现在,有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见解,它可能来自不同维度。

关于球状闪电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1031年,我国宋朝沈括编写的《梦溪笔谈》就曾提到球状闪电: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

在国外,古希腊人也有关于球状闪电的记载,他们报告说,看到一个等离子小球十分明亮,在消失之前一直在地面上盘旋。1902年,在法国尼斯附近的乔治杜卢普酒店,有人观察到一个球状闪电到来路径,根据目击者描述资料来看,球状闪电直径一般在15~40厘米不等,颜色有黄、紫、蓝、白、绿、橙、红。

球状闪电来自哪里,有物理学家称,它可能来自五维空间 - 天天要闻

现在出于个人兴趣,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艾洛(Aiello)对球状闪电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他小时候亲眼看到过球状闪电。

艾洛的回忆

30多年前的一个春季,只有十几岁的艾洛和他姐姐一起在家里玩耍,外面正在下一场雷雨,他们在房间里玩未插电的电缆,突然之间,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足球那么大的光球,距离只有几米。

光球没有任何噪音,没有任何气味,也没有加热任何东西,放置几秒钟后,它消失了。那个时候艾洛刚开始读高中,但高中课程根本就没有理科,很多年后,艾洛才意识到小时候所看到的光球实际上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来自哪里,有物理学家称,它可能来自五维空间 - 天天要闻

艾洛认为球状闪电可能来自第五维空间

尽管科学家为球状闪电的形成提供了很多假设,但现在艾洛认为球状闪电可能来自第五维空间,可以用数字几何来解释。不过他强调,这种额外维度与科幻小说领域无关,因为弦理论认为,人类所处的宇宙空间可能是9+1维时空中的D3膜。

几何学角度来看,闪电实际上是一个将天空与地面连接起来的圆柱体,如果我们横切圆柱体,那么圆柱体的横截面仅为一个圆形。也就是说三维空间圆柱体在二维空间它就是一个圆形。

那么五维空间的闪电如果出现在三维空间,那么它的横截面又是什么形状呢?艾洛认为有可能是一个球状,也就是说五维空间的圆柱状闪电拿到三维空间,那么它看起来就是球状。

球状闪电来自哪里,有物理学家称,它可能来自五维空间 - 天天要闻

艾洛五维空间闪电理论引发质疑

尽管艾洛的艾洛五维空间闪电理论给球状闪电提供了新见解,五维空间解释可能对我们更具诱惑力,但却遭到多名同行科学家质疑,因为球状闪电并不是他专业研究领域。

三维空间是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空间,四维空间由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构成,而五维空间是一个时常出现在科学中的抽象名词,是时间、空间、层次的统一,代表着时间、空间可以自由切换,五维空间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

总结

虽然人类对球状闪电的研究已经超过好几个世纪,但球状闪电仍是一种还没有揭秘的自然现象,究竟是什么机制造成,目前尚不清楚。

不过说它来自五维空间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因为五维空间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它只存在于我们思维当中。大家对此怎么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