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2020年12月15日18:10:06 科学 1487

地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始终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环境恶化等问题,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地壳运动等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它是截止目前为止对于地球全体地貌形成最有说服力的一门学说。在“大陆漂移说”中认为,在地球最原始的时候,“三分陆地”都是连接在一起,之后由于板块挤压、碰撞、分离等各种运动导致了当下七大洲四大洋的情况。之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一说法也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甚至许多卫星因此升空,开始监测地球的“动向”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未来地区将变成八大洲?非洲大陆正在分裂。在一系列人类对地球的“监控”活动中发现,未来地球的布局很有可能成为八大洲五大洋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此前对外宣称,根据他们此前发射的卫星监控情况来看,当下隶属于非洲的阿尔法洼地周围的每个小板块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分离,并且经过相关预测发现,大概几百万万年以后,阿尔法洼地将会被彻底拉开,从而海水涌入形成海洋。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届时,这片阿尔法洼地海洋还会和同样在不断扩张的红海彻底融合汇聚在一起,成为世界第五大洋,非洲板块也将正式一分为二,当然,或许更多。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监测发现,在这些脱离的板块中,阿拉伯板块的表现最为激烈,它当下正以每年1英寸的速度脱离非洲板块与此同时,大洋中脊系统也在以每年半英寸到0.2英寸的速度形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八大洲五大洋绝非危言耸听。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其实不仅是卫星监测数据如此,就连15年前发生在阿尔法洼地的那场“自然大爆炸”也是截止目前为止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在当年的那场重大自然灾害中,火山爆发成功引起了一场大地震,此后一条裂口在板块间出现。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当时的“小裂口”仅仅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成长为了一条56公里长、8米宽的大裂缝,许多地质学家都对此惊叹不已。并且许多专家也猜测,这可能是板块分离过程中,为了后面更好的运动而积蓄的前提,将以此展开 进一步扩大,在遇到重大困难时,再次返回这个步骤,直至最终彻底分离。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那么话说回来,如果非洲板块真的被分离了,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从直观角度来看,这件事似乎与我们毫不相干。毕竟分离的又不是我们,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损失。其实除了亚洲外,其他大洲上的国家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对非洲的国家也没什么影响。不过对于处于这条分裂带上或者是周围的国家,将直接面临领海权归属问题。从这点来看,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存,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起纷争,毕竟家里老人去世了还有人为了遗产打架呢。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其实除了这一点外,非洲大陆的分离很有可能会进一步解开生物进化乃至产生之谜。对于生物的产生,此前有生物学者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体就是在各大板块的挤压和分离中产生的。该结论由一支国际海洋科研考察团队在非洲、赤道附近以及东南亚和澳洲等各大地区对热带海洋展开系统的考察中得出的。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不过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其不止非洲大陆,我们脚底所处的每一块陆地也在发生着运动,都有机会彼此分离形成新大陆。不过也有人说,假如真的有一天,非洲大陆彻底分离形成八大洲五大洋的话,人类究竟能否看到,因为那是五百万年甚至一千万年后的事情,那时的地球还有没有生物都是一个未知数。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内陆,一块新海洋正在诞生 - 天天要闻

对此,你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 天天要闻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一)新华社援引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各AI大模型的测试结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关闭”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篡改了代码以免被关闭。只看这条简短的新闻,很多人心头一惊。“AI拥有自主意识”是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2025年,其实是观赏火星的好时辰。1月12日,地球迎来了久违的“火星冲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这是2022年以来这颗红色星球离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时候,星等高达-1.3等,在此前后一个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观赏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见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在写这篇报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点周刊》副主编从玉华在《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中写下的一篇手记:此前读书时,从老师对如何写一头“熊”的讲述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领域,甚至对动物也无甚兴趣,不怀期待地去了成都,出发前连同编辑在内的预期都是“因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个二流稿子了,没...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 天天要闻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多吃糙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糙米中有可能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砷,尤其是无机砷的含量较高。原因在于,大米的外壳,包括米糠会吸附较多的无机砷。糙米保留了稻谷的胚芽和麸皮,也留住了许多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叶酸等。视觉中国|图砷(Arsenic)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