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2020年12月13日10:57:02 科学 1812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如果在天气好的时候,夜晚用使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就可以看到月球表面起伏的地貌变化,获得不错的观察体验,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会是什么感觉呢?为什么有人说,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会感觉到恐惧呢?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他也是第一个在宇宙中眺望地球的人类,古人常说“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果没有离开地球进入宇宙中,无法想象地球的体积有多么巨大。

地球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区域被海洋覆盖。地球是一个岩石行星,虽然从表面看起来是蔚蓝色的,但是地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只有在宇宙中亲眼观察,你才能体会到地球的巨大。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阿姆斯特朗是首个登上月球的人,在阿波罗计划中,总计有12人登上过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只有这12个人有机会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我们只能通过各种照片,体会从月球观察地球的感觉。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从月球观察地球会让人感觉到恐惧呢?恐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让我们产生恐惧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在面对某种危险又无法解脱,内心产生的强烈担忧情绪被称为“恐惧”。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巨大的物体也会让人感觉恐惧,这种情况被称为“巨物恐惧症”,一些宇航员也会有这样的心理问题,被称为“天文恐惧症”或者是“宇宙恐惧症”。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在人类早期的天文工作中,因为科技水平不够,参与航天任务的宇航员人数较少,工作时间较长,长期处于幽闭环境中让一些人患上了“宇宙恐惧症”,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情况大大减少直到完全消失。每一位宇航员在进行任务之前,都需要经历严格的培训和筛选,严重的心理问题几乎不会出现。

从其他的行星或者空间站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太过于庞大,观察地球的全貌会让人感觉到自己万分渺小,。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文化建立在地球上,身处月球或者是空间站时,会感觉到恐慌,因为在这些区域发生意外得不到来自地球的救援,任何一个微小的意外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最害怕的就是“孤独”,从月球眺望地球会加大一个人的孤独感。宇宙浩瀚无比,宇宙中存在浩如烟海的行星,地球和月球只是无数行星中很普通的一个天体系统

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和月球是不可改变的唯一,人类的文化在地球上,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无法离开地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出一趟远门都需要准备许多事情,更别提离开地球可能会产生的内心压力。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从月球观察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惧? - 天天要闻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在远离地球很远,拍下了著名的“暗淡蓝点”,在这张照片中,地球只是一个暗淡的蓝色光点,在整个黑暗的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看到这张照片,同样会让人感觉到有些恐惧。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地球可能微不足道,如果地球消失,不会对宇宙造成任何影响,可是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就是我们的全部。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也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地球和宇宙的关系。

如果给你一个成为宇航员的机会,你会选择把握这个机会进入宇宙,换一个角度看看地球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 天天要闻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5月11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样,打破了国内外同类坝型大坝取芯长度纪录。混凝土取芯是检查大坝浇筑质量的重要手段,芯样的完整性和长度是关键指标。本次从大坝17号坝段取出的芯样总长38.10米,相当于12层楼高,直径245毫米,一共贯穿了12层水平施工缝...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 天天要闻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佛跳墙、油爆虾、北京烤鸭……您听饿了吗?这可不是在饭店点餐,而是“乐起江湖 交响人间”的开场演奏《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进行到第二天,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执棒下,以武侠主题与中国厨房的烟火气结合,展现了交响乐的本土化表达。当暮色将草地染成琥珀色时,舞...
石学敏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石学敏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视频截图石学敏出生于1938年6月,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他生前是天...
流动的空气 vs 静止的空气 - 天天要闻

流动的空气 vs 静止的空气

空气在静止状态下(无流动,即“没有变成风”时)确实是热的不良导体,甚至可以作为天然的“保暖材料”。这一特性与其物理结构和热传递机制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一、空气的导热性:为什么静止空气保温? 1.
25亿元!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落地成都彭州 - 天天要闻

25亿元!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落地成都彭州

5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成都彭州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分两期建设,项目采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团队独立开发的连续本体聚合法生产技术,其核心产品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过分子结构与工艺优化,实现光学纯度99.99%、透光率...
繁星入海!温州进入爆发期,就在… - 天天要闻

繁星入海!温州进入爆发期,就在…

【来源:温州晚报】新闻荐读你见过星河散落大海吗 当夜幕降临 被大海环抱的岛屿上 泛着星点蓝光的海浪拍打礁石 莹润灵动 如梦似幻 上演着一场名为“蓝眼泪”的自然奇迹在瑞安北麂岛海域 就能追到这样的“荧光海”!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千余种月季亮相 - 天天要闻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千余种月季亮相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王艳刚)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开幕式11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行。开幕式上,AI数字人“小妙月”惊艳亮相,《北京月季宣言》首次发布,千余种月季亮相主场地京西月季洲。据了解,国际月季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ISHS)主办,每四年一届,是全球月季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会议,40年来第一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