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核心芯片的管控,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影响有多大?

2020年06月14日00:05:08 科学 1953

中国科学家获得“世界航天奖”的消息霸屏了,能获得这一奖项说明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成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得到了国际权威航天机构的充分肯定,也说明我们的航天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搞航天离不开芯 片,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如果美国全面收紧核心芯片的管控,会对我国航天科技产生影响吗?


美国对核心芯片的管控,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影响有多大? - 天天要闻

2020年3月接连两次火箭发射失败,航天事业出现至暗时刻。对此台媒体报道称,中国火箭1个月内2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是缺少美国芯片。该报道还引用台湾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的说法称:中国火箭发展依赖美国芯片,美国若禁运,中国航天科技难以前进。的确中美两国航天水平存在差距,但火箭发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单单归咎于芯片。火箭自身由两万多个零件组成,除了芯片还有很多精密材料,火箭体是由高强度的碳纤维制造而成,燃烧室能要求承受1~20兆帕(约10~200大气压)高压和 2500~3500K高温,需要足够的动强度。喷管装置固定在火箭发动机后封头上,需要采用超级耐热材料。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火箭发射就无法完成。自贸易战以来,美国不断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前有限制华为芯片技术,后有对哈工大禁用MATLAB数据处理软件,从硬件扩展到了软件层面,妄想全面限制中国的相关企业、大学科技研究,这一切真的这能够阻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吗?不错,中国航天在发展初期,大量依赖美国的设备、材料和软体,美国商业挂帅,愿意出口硬件,二者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时至今天,如果贸易战持续,美国对核心芯片禁运,我们航天科技能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而独立自主的发展吗?


美国对核心芯片的管控,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影响有多大? - 天天要闻

答案是一定的。中国半导体各环节进展快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中游晶圆制造厂预计有望在 2020 年全年突破,中芯国际的 14nm 已经量产,7nm 正在途中;长江存储 64 层 3D NAND 量产,高端 128 层正在途中;合肥长鑫 DRAM 逐步量产,逐步带动上游设备配套如北方华创的镀膜,清洗,蚀刻等设备,中微公司的蚀刻设备,芯源微的涂胶显影设备、汉钟精机真空设备等;配套耗材原材料如沪硅产业的 12 寸硅片量产,安集科技的抛光液,鼎龙股份 12 寸抛光垫的量产,江丰电子的高纯度靶材,深南电路的封装载板等一批优质企业不断突破创新。下游配套的封装测试公司如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主流企业也逐步进入 CPU、射频、5G 光模块芯片等高端芯片的封装测试。


美国对核心芯片的管控,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影响有多大? - 天天要闻

另外航天领域的芯片功能较为单一,并不需要像民用领域芯片那样复杂庞大的处理计算能力。它注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民用领域对于芯片的要求,在进入21世纪之后已经被拔高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前程度。各种新潮的游戏和图形设计对于芯片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相比之下来说军用级别的芯片不需要考虑这些复杂的图形处理和模型即时演算,在性能要求上甚至比民用领域还要低端一些。以我国目前芯片发展的程度完全能够能够应对航天领域的要求。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 天天要闻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近日,一项由苹果支持的研究在健康预测领域引发关注。7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与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合作开发出名为“WBM”的可穿戴行为模型,为健康监测带来了新突破。传统健康监测多依赖心率、血氧等生物特征数据,而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 天天要闻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