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2025年05月20日13:22:04 科学 1429

来源:原创 谢建华 思享者新论 2025年05月16日 22:52 北京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好友张铁道博士发给我几张他去“和政问月”参观的照片,顿时令我感动不已,不禁让我瞬时想起那个2022年初春的夜晚,电话里,郭鹤立的声音带着西北汉子的爽朗与急切:“咱们得给临夏的娃娃们建座摘星星的楼;建在和政县合适。”我说:“那就叫“和政问月”吧!”你坚定的说:“咱们要让娃娃们知道,抬头看见的月亮,不只是个传说。”那一刻,我们誓言要让航天梦照进每一寸土地。于是那个春夜,我们隔着电话线描绘蓝图,以嫦娥三号任务月球车为形,以宇宙星河为魂,在这片曾被贫困烙印的土地上,筑起一座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那时的我未曾想到,这句跨越山海的约定,会成为您用生命托举的星辰梦想,更未曾想到,您笔下的“和政问月”四个字,竟成了永别前送给临夏人民最珍贵的礼物。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曾有人说:“在穷地方搞航天,太奢侈。”您却拍着桌子反驳:“正因为穷,才更要让孩子们知道,山外有个更辽阔的宇宙!”当“和政问月”的设计图敲定的那一刻,您像孩子般兴奋地告诉我说,等建成了,我要带着第一个来参观的娃,亲手摸一摸月球模型。”

如今,这座形似嫦娥三号任务月球车的航天殿堂终于落成。14000平方米的星际空间里,六大沉浸式体验区如六扇时空之门,在“破解宇宙密码”区,孩子们用小手拨动星系沙盘,看星云在指尖流转;“聆听月想私语”的耳机里,聆听陨石撞击月球的回响,最动人的是“绘制探月蓝图”区,孩子们用小手画出太空农场,画里的拖拉机长着火箭翅膀,每个孩子们的眼中泛着激动的泪光。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在这片曾被视为“贫瘠”的土地上,竟能长出通向宇宙的阶梯。而这一切,都源于您当年那句“值得”!您用透支的生命作赌注,赌一个“科技火种照亮贫困角落”的未来。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可惜,您终究没能等到开园的那天。当“和政问月”揭幕时,春风里还留着您的体温,您的名字与“和政问月”,也早已经刻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这片土地正在改变。曾经的放羊娃,如今能准确说出火星探测车的名字;辍学的女孩在航天科普课上重拾课本,说想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东乡族姑娘。而“和政问月”的每一束灯光、每一段讲解,都在传递着您未竟的心愿:贫困可以限制脚步,但不能束缚仰望星空的权利。您种下的梦,正在发芽!您请放心,我会永远记得那个春夜的约定——当人间的“嫦娥”落子西北,天上的星辰,必是您欣慰的目光。有些生命注定要成为星辰,他们燃烧自己,只为让更多人相信:梦想从不因土地贫瘠而枯萎,只要有光,就能照亮宇宙的方向。

星辰为笔,明月作笺——致郭鹤立书记与“和政问月”的宇宙情书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关于2025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 天天要闻

关于2025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甘科奖函〔2025〕3号各提名单位、专家:依据《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157号)及其实施细则、《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指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长春经开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长春经开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正式启动

人民网长春5月20日电 (记者王海跃)20日,由长春经开区管委会与长兴基金联合主办的“聚势创合 智启新质”长春经开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建设大会在光电信息产业园举行。吉林省、长春市相关部门领导、院士专家、龙头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合成生物领域的里程碑时刻。 长春经开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
匠心擎巨臂 创新铸传奇——记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化学二化建大机公司 高艳军 - 天天要闻

匠心擎巨臂 创新铸传奇——记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化学二化建大机公司 高艳军

在钢铁巨臂纵横的战场上,他以匠心为锚,以创新为帆,将平凡的机械操作化作震撼人心的工业诗篇。从国内基建的钢筋铁骨到海外工程的异域热土,他以“毫米级”的精度与“万吨级”的担当破解难题,用双手托起万吨重器,让“中国吊装”的印记镌刻在时代发展的丰碑之上。这就是高艳军的职业剪影与他的匠心传奇。淬剑之路:以匠心...
罕见!上海市中心惊现入侵物种?体型很大,不怕人,紧急提醒:千万别摸 - 天天要闻

罕见!上海市中心惊现入侵物种?体型很大,不怕人,紧急提醒:千万别摸

“海狸鼠体型很大!浑身都是黑黑的,看上去萌萌的,还挺可爱。”近日,有市民向新民晚报记者报料称,在上海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内湖边,目击到疑似“入侵物种”海狸鼠。海狸鼠从何而来?相关部门将采取何种措施?记者展开调查。两次“露面”悠闲从容从目击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只疑似海狸鼠的动物通体呈黑色,身...
自然教育|| “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 - 天天要闻

自然教育|| “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

【来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_工作动态】当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生态密码与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创新脉动不期而遇,一场以“‘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为主题的跨界盛宴,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教育学校精彩上演。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变形的弹性电池 应用前景广阔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变形的弹性电池 应用前景广阔

【CNMO科技消息】据报道,一种全新的弹性电池正在为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软体机器人带来供电方式的变革。这种电池由瑞典一所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具备极强的柔韧性,即使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依然能正常工作。 这款电池使用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3D打印成各种形状。这为设计贴合人体曲线或模仿生物动作的电子...
身高不足4厘米,最小电动自主双足机器人问世 - 天天要闻

身高不足4厘米,最小电动自主双足机器人问世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科研团队宣布研制出已知全球最小的电动自主微型双足机器人“Zippy”。这款机器人身高不足4厘米,凭借其精巧的机载电池、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不仅能自主启动,更能以每秒10步的速度完成行走、转弯、跳跃及攀爬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