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2025年04月08日19:32:09 科学 1859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目前,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命题,而半导体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71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大幅攀升到1820亿美元,前景广阔。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那么,从半导体设备的光明前景来看,国内哪些领域有望迎来新机遇?

晶圆制造设备中,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光刻设备的占比均在20%左右,是价值量最大的三个部分。

其中,薄膜沉积设备所沉积的薄膜是芯片结构内的功能材料层,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需求量巨大,且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在此背景下,拓荆科技作为我国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正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替代的关键力量。

技术突围,打破国际垄断

拓荆科技的崛起,始于一场对技术垄断的逆袭。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公司凭借多年研发积累,不仅实现了PECVD设备的全系列介质薄膜覆盖,更在ALD、SACVD(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等领域多点开花。

截至目前,公司的设备已适配28/14nm逻辑芯片、19/17nm DRAM等晶圆制造产线,客户涵盖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护城河优势显著。

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2020年到2023年,拓荆科技的研发费用从1.23亿元大幅增长到5.76亿元,涨幅近360%。更何况,这期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2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正是这种“压强式”投入,让公司打破了国际垄断,在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地位,也直接反映在毛利率上。

早在2020年,拓荆科技的毛利率仅为34.06%,随着竞争优势的显现,到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已增长至51.01%,超越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半导体设备龙头。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不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下滑至43.59%,主要原因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前期客户验证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阶段承压,后续随着新品放量,有望得到修复。

订单驱动下的增长密码

公司技术突破的成果,在其财务数据中得到了直观体现。2020年到2024年(未经审计),公司营收从4.36亿元上升到41.03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从-0.11亿元大增至6.88亿元,表现稳健。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然而,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营收同比大增51.7%,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净利润却只同比微增了3.91%,远低于营收增速。

那,公司的利润增速为何不敌营收呢?难道是出现了经营问题?

其实不然。对这种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而言,比起追求净利润,公司可能更倾向于技术创新和业务扩张,因此赚到的钱大多都砸在了研发上。

因此,面对此类企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存货”和“订单”。

先来看,存货。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拓荆科技的存货高达64.55亿,较去年同期大增近40%。而在存货的构成当中,贡献最大的则是发出商品。

什么是发出商品呢?通俗来说,就是公司已将产品发给客户,只是还未验收,一旦客户完成验收,便可以确认对应收益。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从上图看来,2024年上半年,拓荆科技的发出商品金额为31.62亿元,约占存货总额的一半。也就是说,公司当下的存货像一张蓄势待发的底牌,预示着未来业绩的释放。

再来看,在手订单。

据公司年报披露,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6.02亿,到2023年末大幅增加至64.23亿元(不含Demo订单)。

尽管公司2024年未公开具体的订单数,但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加,在手订单充足。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先进产品陆续推出,公司设备出货量大幅增加。

光是2024年上半年,就已经出货超过了430个反应腔,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因此,我们从全年出货量和新签订单的强劲增长来推测,拓荆科技2024年的在手订单储备也很充足,公司中长期业绩的稳定性较高。

从单点突破到平台化布局

拓荆科技的野心不止于单一设备,而是积极布局混合键合设备,开启第二增长曲线,以此形成“沉积+键合”的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种平台化扩张的背后,是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洞察。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3D堆叠、Chiplet等技术已成为破局关键,而拓荆科技在薄膜沉积与键合设备的协同创新,正契合这一变革方向。

公司的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 300)是国内首台应用于量产的混合键合设备,不仅性能和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顺利通过了客户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2023年,公司混合键合设备实现收入6430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38%,毛利率高达50.84%。因此,凭借着较强的先发优势,拓荆科技有望率先享受到行业红利,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放量。

结语

拓荆科技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崛起的缩影。

在技术优势、订单驱动及增长曲线的三重推力下,公司有望乘胜追击,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实现业绩持续向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木星北极的气旋群像一群诡异的舞者,以超过160公里的时速相互碰撞;木卫一的熔岩湖在冰冷外壳下暗流涌动,炽热岩浆随时可能喷薄而出——这些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正是NASA朱诺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太阳系真相。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 天天要闻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来源:【冰城+】5月5日,以“清除鸟网 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北方森林动物园百鸟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和草原局、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北方森林动物园等单位联合举办。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 天天要闻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近日,日本东北大学加龄医学研究所教授川岛隆太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与学生学业成绩下滑、脑部发育停滞有显著关联。(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川岛从2010年开始,对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约7万名中小学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他指出,每天使用屏幕(包括电视、手机)的时间超过一个小...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 天天要闻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点击上方“Vaccine前研”,关注最新疫苗动态iNature随着基孔肯尼亚病毒(CHIKV)的广泛传播,对更有效、保护性更强的疫苗的需求越来越大。2025年3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t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CHIKV mRNA vaccines encod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 天天要闻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CL1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将人类神经元与硅芯片相结合的计算机。它可以在六个月后到期之前用于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一种将普通硅基硬件与人类神经元相结合的新型计算机现已上市。CL1由总部位于墨尔本的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于3月2日发布,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可部署代码的生物计算机”。代表们说,这个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