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轮番上阵,浓缩成129页的论文,完成了“世纪证明”

2025年04月04日16:23:03 科学 1236

在数学史上,最荒诞的一句豪言是“这空白处写不下我的证明”。它来自17世纪的皮埃尔·费马,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他在《算术》一书空白边角写下:当n大于2时,xⁿ + yⁿ = zⁿ 无整数解。他说他有一个“奇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写不下。

后人整整追了357年。

无数天才跌倒在这句自负的留言上。欧拉证明了n=3无解,然而他止步于更高指数。19世纪,黎曼搞出复变函数黎曼猜想,也没能靠近费马。到了20世纪,数学界已经普遍相信费马自己压根没有证明。

直到1994年,安德鲁·怀尔斯普林斯顿的阁楼中,完成了这个时代最长的伏笔。

最强“大脑”轮番上阵,浓缩成129页的论文,完成了“世纪证明” - 天天要闻

从10岁起,怀尔斯就被这个问题困住。他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的,他是在1963年偶然翻阅一本书时看到它。

20世纪50年代,日本数学家谷山丰和志村五郎提出了一个几乎没人听懂的猜想:每一个椭圆曲线都对应一个模形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联系。就像你说,一只猫和一首交响曲是同一回事。

最强“大脑”轮番上阵,浓缩成129页的论文,完成了“世纪证明” - 天天要闻

这个猜想没有被证明,但成了整个故事的核心线索。1986年,肯·里贝特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文,把它和费马联系了起来:如果谷山-志村猜想成立,那么费马的最后定理也必定成立。

这是怀尔斯人生的转折点。

他意识到,只要证明谷山-志村猜想中一个关键特例,他就能一劳永逸。没有人注意到他突然对椭圆曲线兴趣高涨,他假装自己在写其他东西,其实全部时间都压在那一条线上。

七年独自攻坚。他用层层构造方法建立模形式,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链条不是自动倒的,他要一个个搭桥。

1991年,他去波士顿开会,听到一个旧熟在讲学生马蒂亚斯·弗拉赫正在延续柯里瓦金的工作,搞一种“柯里瓦金-弗拉赫方法”来研究椭圆曲线。

他听懂了,并意识到自己之前缺少的桥,或许就在这儿。

再过两年,他找来普林斯顿同事尼克·卡茨。两人每周秘密会面,对外称是开设研究生课程。其实是在逐行校验怀尔斯的证明过程。卡茨确认,方法有效。他们准备公布。

1993年6月,怀尔斯在剑桥召开讲座。观众爆满。三个小时后,他写下:“Fermat’s Last Theorem”,然后说:“我今天讲到这里吧。”全场鼓掌。

论文提交给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主编是传奇人物巴里·马祖尔。他找来六位顶尖数学家审稿。发现问题的人,竟然是卡茨。他发现“柯里瓦金-弗拉赫”方法中的某一步无法闭合。

怀尔斯崩溃。他试图修补,试了好几个月,无果。他说:“如果失败了,我会很难过,但不会后悔。”

1994年秋天,怀尔斯请来曾是他学生、也是审稿人的理查德·泰勒。两人再次合力,但几个月过去了,还是不通。泰勒回到剑桥,怀尔斯一度准备放弃。

9月19日早晨,一切转变。

怀尔斯意识到,柯里瓦金-弗拉赫虽不完美,却给出方向。他想起学生时代接触的岩泽理论:研究椭圆曲线的p进结构。他突然发现,如果将两种方法结合,能够走通剩下那一步。

八年攻关,他用129页证明一个17世纪的问题。

最强“大脑”轮番上阵,浓缩成129页的论文,完成了“世纪证明” - 天天要闻

1995年,《数学年刊》正式刊登他的完整证明。

这是一次数学上的合围战:欧拉打通局部,谷山和志村提出设想,里贝特连上线索,怀尔斯合力封顶。他不是凭空跳跃,而是将前人散落的断片,用现代数论语言缝合。

他的证明建立在极为深奥的现代数学工具之上,包括椭圆曲线、模形式、伽罗瓦表示、岩泽理论、Hecke代数等。这些名词每一个都能劝退本科生。

费马说他有一个“奇妙的证明”。怀尔斯的证明非常不奇妙,它漫长、艰深、充满绕弯与变招。它不像17世纪能写在页边,它必须写满整整一百多页。

我们仍不知道费马到底有没有证明。可以确定的是,他要是看了怀尔斯的论文,大概率也读不懂。

怀尔斯解出它,不是为了诺贝尔奖(数学没这个),也不是为钱。他只为一个童年时看到的句子。

整个证明的技术核心是将椭圆曲线“模形式化”——让曲线上的点变成一个傅里叶级数上的函数。你以为是几何,结果跑去了复分析。

而它为什么成立?没有人完全搞清楚。就像引力波预测100年后被验证,很多人能使用,但很少人真正懂它背后怎么回事。

费马的问题并不“实用”。它不是为了解决物理问题,也不会带来新的工程技术。但它像一座高山,几百年没有人能登顶。怀尔斯上去了,用的不是绳子,而是数学本身织出的梯子。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