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2025年04月02日04:50:11 科学 8233

今天起,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在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

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月球陨石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玉兔号”月球车

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烙下中国月面印记,从突破月背中继通信技术架设地月“鹊桥”,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

展览生动讲述探月人以坚定信念将中华民族千年揽月梦想化为现实,充分展现探月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工程,为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注入的强劲动能,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作为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的首站,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后续还将启动探月精神宣讲、全国巡展等系列活动。

五大重点展品:

1、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签名版)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嫦娥一号搭载的ccd立体相机是一种图像传感器,随飞行方向对月表目标进行推扫式扫描,得到月表同一目标的3个不同角度的图像,拍摄同时,嫦娥一号搭载的激光测距仪记录了月面的高程数据,这样传回的数据既有月表照片,还有与照片上地形相关的高度信息。经科学家整合、处理,制成了我国第一张全月图,分辨率为120米。

签名者为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副总设计师陈炳忠、姜景山、龙乐豪,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2、玄武岩国旗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科研人员在研究月壤时发现,其成分组成虽然复杂,但以二氧化硅为主,确认月球上广泛分布玄武岩,通过匹配分析,最终选择了数据和月壤成分非常接近的玄武岩矿作为国旗的原料,可作为月面原位制造的一次探索。

玄武岩粉碎、融化后再拉成只有头发丝直径大概三分之一的细丝,纺成线,这样织成的特殊布料,做成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可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确保国旗在月面永不褪色。

3、嫦娥六号返回器和嫦娥六号降落伞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在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距离地球5000多公里的时候,返回器就会下“车”,开启再入返回之旅。返回器虽然个头小,但是再入大气层的速度快,高温烧灼不可避免。

为保证返回器既防热又抗烧蚀,嫦娥六号借鉴了嫦娥五号返回任务的经验,根据不同部位耐烧灼和隔热的具体需求与指标,制备了一件量身定制的“贴心防热衣”,保障其安全顺利返回地球。

在降至距地面约20公里高度时,嫦娥六号返回器转入开伞姿态。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自主检测大气压力,判断高度,弹出伞舱盖,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

为确保返回器安全着陆于预定地点,降落伞以两级减速的方式,绽放两次“红白伞花”。第一级是一朵只有2平方米面积的“小花”,它是减速伞,负责“踩一脚刹车”,对返回器进行初级减速,并在完成任务后分离拉出主伞。第二级是一朵约50平方米的“大花”,从外观上看像是由一环一环的风帆组成,所以被形象地称为“环帆伞”。作为主伞,它负责将返回器的速度从300公里每小时降低到不超过50公里每小时,确保月球样品安全送达地面。

4、月球样品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包含月壤岩屑、粉末。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1731克月球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00多个研究团队发放了科研样品,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比如,通过目前发现的月球上最年轻的玄武岩,了解到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长了约8亿~9亿年;嫦娥五号着陆区月壤具有典型的玄武岩原位弱风化特征,为全面认识月壤特性和成壤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还发现了月球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等。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嫦娥六号月壤样品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嫦娥六号月壤样品

嫦娥六号返回器带回的1953.3克月球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球背面样品。相比嫦娥五号样品,嫦娥六号的月背样品颜色略浅、堆积密度更小、颗粒来源也更为复杂。月壤采集地,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存在古老的月壤,与年轻的月壤进行对比,有望帮助更好地研究月球演化等科学问题。

5、yf-77发动机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这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也是我国第一型地面点火起飞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目前用作我国新一代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芯一级主动力装置。真空推力70吨,真空比冲428秒。2016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后将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准确送入轨道,并保障嫦娥五号、六号探月任务的圆满成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乱扔!科学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闻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乱扔!科学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为了解决全球环境塑料污染问题,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可降解塑料”,主要应用在包装、农用地膜、餐饮等领域,往往被商家宣传为应对塑料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而网上逐渐流传的一种说法称:“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反正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会自然降解。这种说法靠谱吗?近期,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联合发...
极狐阿尔法新6系这是疯了!最高直降近6万、20万内唯一3激光雷达 - 天天要闻

极狐阿尔法新6系这是疯了!最高直降近6万、20万内唯一3激光雷达

4月2日,极狐阿尔法新6系迎来上市,双车可以视为阿尔法S和阿尔法T的改款车型。其中极狐阿尔法S6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19.58-22.58万元,相比现款直降5万多;极狐阿尔法T6推出1款车型,售价19.58万元,相比现款直降近6万元。2025年,新能源汽车正式迈入智驾元年。作为智驾先行者,此次极狐阿尔法新6系上市,将智驾平权的门...
叹惜!年仅40岁,985教授离世一年后,成果登上Nature - 天天要闻

叹惜!年仅40岁,985教授离世一年后,成果登上Nature

锂(Li)金属电池(LMB)有望成为高能量密度可充电电池。然而,高活性锂和非水电解质反应形成的锂枝晶会导致安全问题和容量快速衰减。开发可靠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对于实现高倍率和长寿命的LMB至关重要,但在技术上仍具有挑战性 。
马斯克称“火星是美国一部分”,美太空霸权触角伸向宇宙 - 天天要闻

马斯克称“火星是美国一部分”,美太空霸权触角伸向宇宙

近日,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一次访谈中抛出争议性言论,称“火星应被视为美国的一部分”,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讨论。这一表态不仅挑战了现行国际太空法规的核心原则,更折射出美国试图将地球上的霸权逻辑延伸至宇宙空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