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2025年04月02日01:22:03 科学 1368

刚刚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

集中发布了19项重磅成果

北京大学有两项成果入选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开辉团队

首创“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

极大提高了晶体结构的可控性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博团队

开创了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

引领肿瘤诊疗新变革

半导体材料新范式:晶格传质-界面生长

随着全球硅基集成电路产业迈入“后摩尔时代”,芯片性能提升面临巨大挑战。北京大学刘开辉团队颠覆传统晶体制造方法,首创“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新范式,首次实现了层数及堆垛结构可控的菱方相3R-TMDs单晶的通用制备。

研究团队通过将硫族元素以单原子供应方式充分溶解至合金衬底中,反应原子通过浓度及化学势梯度在金属晶格中不断传质,在衬底与TMDs界面处外延析出新生层。通过连续“抬起”形成层,使晶体像“顶竹笋”般,由自身结构推动向上生长,彻底颠覆传统晶体生长模式。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发展“类生物体生长晶体”制备晶圆级二维单晶薄膜

这一创新方法具有三大优势:确保晶体结构的快速生长和均匀排布;有效规避缺陷累积;使石墨、硫化钼等多种二维材料的纯度提升10-100倍,极大提高了晶体结构的可控性。

这项被称为“类生物体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的重大成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子与光子芯片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基于二维单晶薄膜的电子集成电路(E-ICs)和光子集成电路(P-ICs)芯片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刘开辉,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晶体材料制备与光谱物理研究,发表通讯作者论文Science3篇、Nature3篇、Nature子刊23篇、PRL2篇,主编专著1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学探索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目前担任国家工程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肿瘤诊疗新突破: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

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 简称CTR技术)是北京大学刘志博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药物形式,旨在解决传统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TRT)中肿瘤靶向性不佳、核素滞留时间短等问题。CTR通过在放射性配体上安装基于硫(Ⅵ)-氟交换反应(SuFEx)的“潜弹头”,当CTR到达肿瘤时,先非共价结合靶标,随后通过邻近效应加速不可逆共价连接,在肿瘤部位的高效靶向与持久滞留提升疗效;同时未结合靶标的CTR可被快速排出体外,降低副作用。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成果主要完成人合影 (从左至右):孔梓任、刘志博、崔希洋

该技术在分子、细胞、动物模型及患者层面均显示出优异的肿瘤靶向性和滞留时间。在FAP高表达的小鼠模型中,可以将放射性药物的肿瘤递送效率提高10倍以上,健康组织摄取迅速降低。CTR技术显著增强了治疗效果,采用β-(Lu-177)和α-放射性治疗核素(Ac-225)标记CTR-FAPI,几乎完全抑制了小鼠FAP高表达皮下肿瘤的生长。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CTR技术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成像临床研究中,Ga-68标记的CTR-FAPI的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¹⁸F-脱氧葡萄糖 PET-CT(98% vs. 66%),32%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66.7%的患者改变了手术计划。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有临床专家指出,CTR技术将改变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诊疗指南。CTR技术不仅在诊断上表现出色,还在治疗上取得了突破,对复发、难治的多例转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进行了177Lu-CTR-FAPI的剂量爬坡研究,给药后病情稳定,副作用较小,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无疑是核药物设计领域的颠覆性成果。它不仅为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TRT)提供了全新的开发策略,还为其他低分子量偶联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调控开辟了新的途径。北京大学刘志博教授团队的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核医学与肿瘤精准诊疗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刘志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应用化学系系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中子俘获治疗和放射化学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A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科学探索奖、九三学社首届青年科技创新英才等荣誉。发表包括Nature(两篇)、Nat ChemNat Biomed Eng等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团队开发的多个核药物分子已开展临床研究,硼氨酸核药物作为“1类创新药”已获得中国和美国临床批件,正在开展临床Ⅱ期试验。

栏目介绍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北京大学把年度工作主题确定为“科技创新年”。北大官微推出#北大科技创新年专栏,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记录“顶天立地”的成果转化;展现实验室里的思想激荡,追踪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北大坐标。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

编辑 | 刘祥均、徐沈沁怡

排版 |史童月

责编 |陈蕾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开幕 - 天天要闻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开幕

当地时间4月3日,为期两天的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峰会以“人工智能与非洲人口红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95个国家的1000余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会,包括多位国家元首、科技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逾百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创下非洲大陆人工智能领域最大规模会议纪录。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开...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 天天要闻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在浩瀚的生物进化长河中,有许多生物以其独特而奇异的演化路径,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这些生物不仅让我们惊叹于生命的多样性,也让我们对进化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动物进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闻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制钓鱼饵料和窝料时,轻麸、麸皮和麦麸各有独特作用。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材料特性区分轻麸:经加工的小麦麸皮,质地轻盈细腻,雾化性强,能减轻饵料比重,适合调整状态。麸皮/麦麸:小麦加工副产品,含纤维和粗颗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国医学界的天空同时黯淡了两颗明星。相隔七小时,93岁的陆道培院士与84岁的宋善俊教授相继离世,他们的离去恰似一场无声的接力,将中国血液病学的薪火郑重交予后人。陆道培院士的名字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紧密相连。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 天天要闻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成为建设全球科...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 天天要闻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今年春天,圆柏花粉冲上热搜,北京有圆柏雄株两百多万棵,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4月1日,北京农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将破解这一难题。该校秦岭教授团队围绕遏制柏树花粉飘散进行了科技攻关,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其中,计划量产的花粉固定剂将于明年在北京城六区率先使用。北京农学院...
体长约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动物园紧急闭园 - 天天要闻

体长约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动物园紧急闭园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刚刚,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佛山动物园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4月2日16时左右,永年区佛山动物园一只人工饲养、体长约1米、两岁的黑熊从笼舍脱离。永年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动物园周边区域进行管控,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拉网式搜寻。目前,搜寻工作正在进行中。佛山动物园也发出提醒:若发现黑熊的踪迹,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