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2025年03月11日21:14:06 科学 1900


老人们常说“九九消寒歌,春回大地暖”,这话里藏着千百年来中国人与自然对话的智慧。

数九寒天这场漫长的冬日跋涉,终于在今天画上了句点。当河面的薄冰悄悄融化,当柳枝的嫩芽探出脑袋,出九九这三个字,便成了春天递给人间的一封情书。

可老祖宗的讲究里,这暖和的日子也有“三不”要牢记——不是束缚,而是顺应时令的养生哲学。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闻



数九那些事儿:从《荆楚岁时记》到农谚智慧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打小就会背的数九歌,藏着比日历更灵动的季节感知。按《荆楚岁时记》记载,冬至起每九日为一“九”,数满八十一日便“寒尽春来”。

今年农历二月十三正值出九九,恰是“九在月中”的平和之兆。老农谚说“月头出九九,单衣换棉袄;月尾出九九,薄被裹到老”,说的是出九时辰与气候的默契:上旬出九容易骤暖,下旬则可能倒春寒捣乱,而中旬恰是承上启下的好时候。

北方朋友或许觉得奇怪:出九了咋还飘着雪渣子?这恰是地域差异的妙处。江南的油菜花已涂黄田埂,北方的山桃才羞答答地绽开花苞。但不管南北,出九九都是身体苏醒的号角——阳气初升时,正是调养关键期。

韭菜炒蛋的香气从厨房飘出,广场上的太极拳扇舞得正欢,春天就该这般生机勃勃。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闻



一不走:远行莫赶早,养足精气神

“出九不赶远路”,这是老辈人对我们的郑重叮嘱,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这并不是要拦着我们去踏青赏花,而是传承了中医“广步于庭”的养生理念。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春三月,此谓发陈”的说法,意指春天就像发芽的种子,需要慢慢地舒展筋骨,顺应自然的节奏。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如果我们急着跨省远游,舟车劳顿之间,很容易耗散体内的阳气。这就像手机在没有开启省电模式的情况下刷视频,电量会迅速消耗殆尽。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过度的劳累会让原本蓬勃的生机受到损伤。

年轻人常常抱怨“春困秋乏”,这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不要急于狂奔,而是要让气血缓缓归位。清晨时分,在公园里慢走三圈,感受春风拂面,呼吸新鲜空气,这比赶高铁去网红景点更加养人。

你看那早市上买菜的大爷,拎着竹篮,气定神闲地走着,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步态和节奏。如果实在想要出门远行,也记得要像古人那样“披发缓行以应春气”,让脚步跟上心跳的节奏,享受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闻



二不躺:久坐伤身,动静得宜方养生

俗话说,“春困不是病,躺多了真要命”,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土气,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养生之道。

随着出九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日照时间也一天天长起来,我们的身体也应该从“冬眠模式”慢慢切换到“春日序曲”了。那些整天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日子,是时候该告一段落了。不过,运动也得讲究个“火候”,不能盲目乱来。

你见过清晨公园里晨练的大妈们吗?她们打太极时,膝盖微屈,动作轻柔得就像柳枝在风中摆动;跳广场舞时,手腕翻转灵活,宛如燕子在水面上轻盈地抄水。这就是“动中有静”的学问,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内心的宁静。

相反,如果突然跑去健身房举铁,那可就像惊蛰前敲大鼓一样,容易伤着元气,得不偿失。对于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来说,不妨学学古人的坐姿——“坐如钟”。腰背挺直如松,双腿自然落地,这样的坐姿不仅符合人体工学,还能有效缓解久坐带来的疲劳。

比起那些昂贵的人体工学椅,这样的自然坐姿或许更加管用呢。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闻



三不守:旧习且放手,顺应时节换新颜

“守旧”二字,在出九这天,宛如一缕春风中的温柔提醒,轻轻拂过心田。在北方的街头巷尾,或许还有朋友惦记着囤上一堆白菜,以备不时之需;而南方的家庭里,除湿机可能还在嗡嗡作响,对抗着残留的湿气。

然而,这些旧日的习惯,就像冰裂的河面,是时候随着春日的暖阳一起消融了。

春天,是万物“迭代升级”的时节,大自然以它独有的方式,提醒着我们要与时俱进。人的生活习惯,自然也得跟上这欢快的节奏。就像我们的手机,需要定期清空缓存才能运行得更加顺畅,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甩掉冬天的“惰性”,迎接春天的活力。

早餐桌上,别再总是稀饭咸菜的老一套,不妨换成五谷豆浆搭配煮鸡蛋,让营养与美味并存。睡前泡脚时,水温从42℃调到舒适的40℃,微微出汗即可,既放松身心,又顺应春季的温和。

至于那些“春捂秋冻”的老话,也别教条地执行。18℃的艳阳天,还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倒像是给刚出土的嫩芽套上了塑料袋,既不必要的束缚,也错过了感受春日暖阳的美好。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别犯了忌讳: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闻




出九三不忌,岁岁安且吉

从数九歌到出九习俗,这些代代相传的智慧,本质上是中国人与自然的对话密码。当我们笑着听老人念叨“别躺太久”“别走远路”,其实是在接续千百年的生存艺术。

出九九不是终点,而是身体与自然重新缔约的起点。此刻窗外雀鸟啁啾,不妨放下手机去阳台转转,让春风亲亲你的额头——这大概就是春天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你家的出九九有什么特别讲究?是必喝的那碗青菜粥,还是一定要晒的“出九被”?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让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记得给文章点个“在看”,转发给关心的人,让老智慧在新时代继续生根发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