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年凿穿秦岭,值不值?世界最长双洞隧道背后有着惊人代价

2025年03月08日08:52:03 科学 1569


花6年凿穿秦岭,值不值?世界最长双洞隧道背后有着惊人代价 - 天天要闻


花6年凿穿秦岭,值不值?世界最长双洞隧道背后有着惊人代价 - 天天要闻


花6年凿穿秦岭,值不值?世界最长双洞隧道背后有着惊人代价 - 天天要闻


花6年凿穿秦岭,值不值?世界最长双洞隧道背后有着惊人代价 - 天天要闻

你见过在那种像豆腐渣一样的地方打洞的狂人吗?中国的工程师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在秦岭山脉这个“地质百慕大”完成了这项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听说要在这儿修世界最长的双洞隧道时,外国专家给出的意见是:“你们应该换条路线。”这和当年质疑高铁建设的说法特别像。

隧道施工队第一天进场就被来了个下马威。钻头刚伸进岩层,混着碎石的泥浆一下子就喷涌而出,价值千万的德国盾构机就这么变成了废铁。老工人张建军回忆说:“塌方就跟家常便饭似的,有一回塌了300立方,能装满两栋别墅呢。”更离奇的是,有一次爆破之后竟然炸出了一条地下河,施工队没办法只能当场研究出“水帘洞排水法”。

生态保护成了最荒唐的黑色幽默。为了不打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秦岭羚牛,工人们只能在深夜施工。爆破之前要播放老虎的叫声来驱赶动物,结果把周围五里地的村民吓得全都报了警。植物学家更是严格到要求把每一株珍稀兰花都移栽走,有工人就抱怨:“我们到底是来修隧道的还是来当园丁的啊?”

隧道里那套“智能监控 + 彩色灯光”的系统简直就是魔幻现实主义。3000多个摄像头全天24小时盯着每个螺栓,LED灯带把隧道照得比夜店还耀眼。总工程师王海波却说:“这可不是面子工程,彩色灯光能让司机保持清醒,摄像头要是发现险情0.3秒就能报警。”数据表明这办法确实有效:通车三年事故率是零。

现在从西安跑到柞水比看一场电影的时间还短,山里的猕猴桃早上还在枝头呢,中午就能出现在钟楼地铁口了。可是那些被迫绕道的货运司机就不乐意了:“过路费都够买半车油了,我们还不如接着走老路呢。”更奇怪的是,有个贫困村因为隧道开通突然就成了网红民宿聚集的地方,村支书老李却说:“游客来了又走,就只留下猪肉涨了十倍的价钱。”

看着GPS定位在隧道里疯狂跳动的红点,我忽然发觉这个超级工程最诡异的地方——我们用最粗暴的方式开山修路,却用最精细的技术小心保护。这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一种妥协呢?那些反对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当救护车穿过这条隧道去抢救垂危的生命时,所有的争议都会在监护仪的滴答声里消失。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