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2025年02月16日19:32:10 科学 1393

1.小地震频繁预示着大地震?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俗话说“小震闹,大震到”,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地球上平均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只有约 1%的地震能够被人类感知,而其中破坏严重的地震比例就更少了,例如在我国大陆,7 级以上地震平均 3 年 2 次。统计表明,尽管少数情况下小地震之后发生了大地震,但小地震活动和大地震并不存在显著的必然联系,无法作为准确的预报手段。其实,小地震活动与大地震的关系是地震预测领域的前沿课题,目前尚无科学定论。而且目前也尚无可靠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大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震级此外,伤人的不是地震,而是不抗震的建筑!与其担忧小地震是不是大地震前兆,不如提升建筑物抗震能力,学习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这些是我们当下就可以做到的,也是可以做好的,多次地震实践亦证明,这些措施减灾效果显著。

来源:科学辟谣

2.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可以预防流感?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在没有感染的时候吃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能有效预防流感。

真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玛巴洛沙韦是一种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从而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玛巴洛沙韦在我国已获批适应证限定于流感患者,而非预防,其作用机制需要病毒进入机体后才能发挥效果。因此,对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在感染之前吃是没有用的。大众来说,盲目使用玛巴洛沙韦,一方面可能出现副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增加,对个体无益。患者在使用玛巴洛沙韦时应遵照医嘱指导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以保证药物安全有效。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草莓空心是打了膨大剂,食用对身体有害?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草莓空心是因为打了膨大剂,对身体有危害不能吃。

真相: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草莓空心主要是由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等原因引起的。比如甜查理等品种,其果肉密度本身较低,可能会导致出现空心。而结果期氮肥的使用量过大、缺乏硼元素、营养供应不足或采收太晚也会导致空心,这些都与使用膨大剂无关。膨大剂(如氯吡苯脲)是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正规生产销售的草莓生产过程中,膨大剂的使用量通常符合安全标准,不会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事实上,适量使用膨大剂有助于果实生长,而过量使用反而会导致草莓果实发育不良,增加成本。

来源:科学辟谣

4.降压药伤肝肾,血压正常了就该停药?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是药三分毒,老吃降压药会伤肝肾,血压恢复正常了药就可以停了。

真相: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所有药品在上市前都经过大量临床研究与多轮验证,确保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会投放市场供患者使用。尤其是那些应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其副作用基本在可控范围内。在选药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基础疾病和其他用药情况,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当血压或血脂控制稳定,说明药物治疗有效。但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疾病,会随着年龄增长持续存在,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稳定、持续的控制。若停用药物,血压、血脂必然反弹,这在药物上市前的大量临床研究中已得到证实,患者没必要拿自身健康做试验。所以,即便血压、血脂控制达标,仍需坚持用药,不必过度担忧药物副作用。

来源:腾讯较真

5.打胰岛素会“上瘾”,一旦开始就不能停?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打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一旦打上,这辈子都别想停了。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胰岛素本身并没有成瘾性,是否长期使用胰岛素,取决于糖尿病的病情。治疗糖尿病时,可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血糖水平。如果仍无法达标,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若口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就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分泌的胰岛素逐渐不足,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治疗效果会逐渐减弱。因此,使用胰岛素是为了补充体内不足的胰岛素,不是因为“上瘾”。目前糖尿病无法完全治愈,胰岛素的长期使用是为了控制血糖,以免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发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大家应当破除对胰岛素“上瘾”的错误认识,按照医生的建议,长期坚持治疗,以确保血糖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健康。

来源:腾讯较真

6.只吃素就可以降血脂?

小地震频繁是大地震的前兆?2025 年 1 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 天天要闻

流言:血脂高就别吃肉了,顿顿吃素,血脂自然而然就能降下来。

真相:这种说法不正确。血脂升高不仅与饮食有关,更主要取决于身体的代谢功能。吃素对血脂的控制作用大约仅占 30%,其余 70%需要依赖体内代谢的调节。随着年龄增长,负责代谢血脂的酶活性减弱,导致血脂难以保持在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年人即便饮食清淡,血脂仍偏高。血脂水平与体重并无直接关系,很多瘦人也可能出现高血脂,这通常是代谢功能下降的表现。想要控制血脂,饮食调整在早期有一定帮助,但当血脂过高时,仅依靠饮食调节效果有限,尤其是完全吃素的老年人,可能因缺乏蛋白质而引发营养不良或肌少症等问题。因此,单靠吃素控制血脂既不科学,也不推荐。

来源:腾讯较真

关于科学领域流言榜

中国科协发布,每月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综合时效性、危害性等标准,甄选出热点流言进行特别解读,并全网推送。

联合发榜:科学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支持平台:微博辟谣、头条辟谣、腾讯较真、网易健康、头条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学辟谣:由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

评审专家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毕雪梅 江苏省地震局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震局信息与应急学科技术协调组副组长

刘子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药师

许冲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研究员 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副主任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陈鹏 南开大学传播系 副教授

顾垒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