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2025年01月16日15:23:02 科学 1336

你知道吗?曾经的中国,吃鸡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

美国凭借先进的育种技术,垄断了全球白羽鸡市场长达百年之久。

中国想要吃白羽鸡,也必须得花高价从美国引进。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2004年,中国引进的种苗高达80-120万套,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套5美元涨到了37美元。

相当于向美国缴纳了一笔高昂的"吃鸡税"!

然而,奇怪的是,即便中国有了种鸡,却依然培育不出白羽鸡!

这是为何?中国要如何打赢这场粮食战呢?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白羽鸡的诞生

1888年,几位身着白大褂的科学家,走进了美国肯塔基州的农舍。

他们是美国农业部的遗传学家,此行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鸡种。

通过多年的研究,他们发现,若能将几个优良鸡种的基因进行重组。

或许就能培育出一种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肉质更佳的肉鸡品种。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于是,一场鸡的"相亲大会"开始了,科学家们从全美各地搜集了数十个鸡种。

从中精心挑选出体型健硕、生长快速的鸡,让它们在农舍中"联姻"。

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和反复试验,一个崭新的鸡种终于诞生了。

它有着雪白的羽毛,科学家们称它为"白羽鸡"。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白羽鸡的出现,在肉鸡行业掀起了一场革命。

它的生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仅需40天就能长到2.5千克,而其他品种往往需要50天以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白羽鸡有着极高的饲料转化率,每长一克重,仅需消耗1.6克饲料,远低于其他品种。

种种优势叠加,使得白羽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肉鸡"。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消息很快传开,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的养殖企业嗅到了商机,纷纷引进白羽鸡,并通过规模化养殖,迅速占领了全球鸡肉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随之而来的,是肉类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中,鸡肉消费的增长尤为迅猛。

然而,中国本土的鸡种,大多是从农户散养的土鸡中选育而来。

生长周期长,产肉量低,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中国政府决定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而美国的白羽鸡很快进入了中国的视野。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美国垄断

1983年,第一批白羽鸡种蛋运抵北京,很快,它便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许多省份纷纷建立了白羽鸡原种场,大力发展商品代鸡养殖。

到1996年,全国白羽肉鸡存栏量已达到3亿只,占肉鸡总量的70%以上。

然而,随着引种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渐渐发现,白羽鸡的种源竟被美国牢牢控制着。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原来,美国在向其他国家出口白羽鸡时,并不提供祖代种鸡,而是以父母代鸡苗的形式销售。

父母代鸡虽然能产蛋孵化,但其后代的生产性能会急剧下降,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种群

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只能不断从美国进口父母代鸡苗,才能维持白羽鸡产业的正常运转。

然而,美国企业并不会让中国轻易得到这只"下金蛋的鸡"。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他们对鸡苗出口设置了重重限制:每次引进必须成套购买。

每套包含1只公鸡和10只母鸡,价格由美方制定,中方无权议价。

更有甚者,美国还要求中国企业签署禁止研发的协议,一旦被发现从事白羽鸡育种,就会立即中止供应。

如此苛刻的条件,使得中国企业在引种过程中处处受制,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2004年,中国白羽鸡父母代种鸡年引进量高达80-120万套,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套5美元涨到了37美元。

为了保证引种,中国企业不得不一次次"高价买单"。

有报告显示,种鸡苗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超过30%,相当于向美国缴纳了一笔高昂的"吃鸡税"。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开始将白羽鸡种苗,作为一种政治筹码。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他们可以通过控制父母代鸡苗的供应量,轻易地扰乱中国肉鸡市场。

当鸡苗供应过剩时,国内养殖企业就会因鸡肉价格暴跌而陷入亏损。

当鸡苗供应短缺时,鸡肉价格又会快速上涨,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美国企业还利用鸡苗断供的威胁,频频向中国企业施压。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反思。

白羽鸡产业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到底该如何打破?

自主培育优良品种,实现种源自给,成为了必然选择。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中国白羽鸡产业的崛起

事实上,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肉鸡育种的探索。

1981年,中国第一个白羽鸡曾祖代种鸡场在上海建立,并陆续引进了多个国外品系。

到1986年,中外合资的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启动了白羽鸡育种工作。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经过多年努力,国产白羽鸡品种"艾维茵"于1996年推出,并一度占据了54%的国内市场份额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外品种的垄断地位。

然而,由于疫病防控、种源保护等方面的短板,"艾维茵"在2004年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白羽鸡产业,再次落入外企之手。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白羽鸡育种关键技术研发。

并向全国有实力的企业发出"英雄帖",号召它们投身自主育种事业。

在众多探索者中,福建圣农集团的突围之路尤为坎坷。

2011年,圣农集团组建了一支秘密育种团队,开始了白羽鸡自主培育的征程。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由于此前,中国在白羽鸡育种领域几乎没有积累。

圣农集团只得从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引进大量种源,并派出技术人员前往这些国家学习培训。

为了防止育种计划泄密,圣农集团将实验基地设在了福建光泽县的大山深处。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方圆数公里内没有人烟,是理想的育种"秘密基地"。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2014年,第一批种鸡苗"乔装打扮"进驻山中农舍,拉开了新一轮育种攻坚的序幕。

整整十年,圣农人在大山里与鸡为伴,育种团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数十人。

人员构成从单一的兽医拓展到遗传、营养、疫病防控等多领域专家。

圣农集团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育种设施投资就达3亿元,配备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育种设备。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然而,美国企业岂会坐视中国打破其垄断?

2019年,圣农的育种计划意外泄密,美国得知后,立即派人"突袭"圣农总部。

要求其立即停止育种,否则将断绝鸡苗供应。

关键时刻,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没有屈服,而是当场下"逐客令",坚决维护自主育种的正当权益。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圣农自主培育的"圣泽901"白羽鸡新品种终于诞生。

经权威部门鉴定,"圣泽901"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某些方面,如生长速度、料肉比等,甚至超过了国外主流品种。

2021年,"圣泽901"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中国在白羽鸡育种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结语

近年来,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京白1号"、民和股份培育的"民和柒号"、民航股份培育的"航禽优1号"等一批国产新品种相继问世,中国白羽鸡自给率已超过75%。

2023年6月,国产白羽鸡父母代种鸡首次销往非洲,这标志着"中国芯"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白羽鸡种源供应的重要一极。

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每日经济新闻-2023.6.25-《每年出栏白羽鸡60多亿只,种源却被卡脖子禽类消费第一大国如何破解鸡苗“芯片”》

2.环球网-2023.7.21-《突破“卡脖子”!打破西方四十年垄断,中国白羽肉鸡出海》

3.淄博市博山区检察院-2023.2.13-《白羽鸡有了“中国芯”——圣农集团攻克“卡脖子”技术让国人实现“吃鸡自由”|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