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有了新发现!中国硬生生在欧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

2025年01月14日18:53:13 科学 1540

天宫空间站获得新突破!这种新材料,用到战机上将很可怕

当提到太空实验时,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那些遥不可及的科技幻想:漂浮的空间站、星际旅行或者外星生命。但有时候,真正撼动我们世界的是那些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技术突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天宫”空间站最新传出的一项惊人突破,直接震撼整个航空航天界。

空间站有了新发现!中国硬生生在欧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 - 天天要闻

1、中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实验

观察者网报道称,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开展了一项“看似无法完成的”挑战性实验——用激光照射悬浮在真空室中的铌合金颗粒,然后把这些微小的细节变化一一记录下来。

这项实验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实际上,它成功制备出符合严格工业标准的铌合金。让航空航天技术进入全新的篇章。

那么,铌合金到底是什么,有何作用?

我们首先要追溯到1801年,那是一个化学元素纷纷被发现的时代。一位名叫查理斯·哈契特的英国化学家,从大英博物馆的一块矿石中分离出几种氧化物,赫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这种元素命名为“钶”,以纪念矿石来自的地方。

几十年后,科学界才终于确定它就是今天的铌。这种珍贵的金属不仅密度和铜相近,而且高温抗性堪称逆天,熔点高达2468摄氏度

空间站有了新发现!中国硬生生在欧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 - 天天要闻

2、有了铌合金,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铌价值远不止于耐热性。它在化学上表现得极为稳定,甚至能抵抗酸和碱的侵蚀,堪称“超能力”金属。

在航空航天领域,传统材料虽然也具备耐高温的特性,但往往在强度和韧性方面存在不足。而铌合金则完美地兼顾了这些特质。

在美国,大多数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热部件都离不开铌合金的支持。在中国,这种材料同样有潜力成为推动战斗机和航天器发展的基石。

想象一下,一架战斗机在空中高速飞行,发动机的高压涡轮每分钟转速高达一万次,产生的热量足以融化一般的金属。但有了铌合金,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

研究人员还发现,新研发的铌合金不仅能经受住2400℃的高温,还拥有极佳的韧性和稳定性。该材料不但可以用于发动机叶片,也能为未来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增添强劲动力。

空间站有了新发现!中国硬生生在欧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 - 天天要闻

3、在包围圈中,中国杀出条“血路”

在全球铌资源的竞赛下,巴西是个幸运儿,拥有全球90%的铌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极富生产潜力的矿床。不过,中国也不甘落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就是国内最大的铌矿藏。

尽管我国铌储量不如巴西那么丰厚,但中国在铌材料应用上的造诣不可小觑,尤其是在高性能钢材制造方面。

最初,这种材料的晶体生长异常缓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高昂成本。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通过快速冷却法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他们还加入了微量的铪元素,大幅提升了合金的室温强度,使之符合工业生产的标准。

回忆当年,沃尔夫条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如今中国已凭借“天宫”空间站在国际航天领域杀出条“血路”。

总之,这一系列的创新,不仅为航天工业提供了更稳定、更高效的材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国家拥有独立空间站的战略意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